词典 陪祀 陪祀的意思
péi

陪祀

简体陪祀
繁体
拼音péi sì
注音ㄆㄟˊ ㄙ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éi,(1)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组词】: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失陪。(2) 从旁协助,辅佐。【组词】:陪臣。陪审。(3) 增加的,非主要的。【组词】:陪衬。陪都。(4) 古同“赔”,偿还。

sì,(1) 祭。【组词】:祭祀。祀天。祀祖。(2) 中国殷代指年。【组词】:十有三祀。

基本含义

作为陪祀的人或物,表示陪伴在祭祀活动中。

陪祀的意思

陪祀 [péi sì]

1. 陪从祭祀。

3. 附祭,配享祭祀。

陪祀 引证解释

⒈ 陪从祭祀。参见“侍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太庙陪祀,止用五品以上尊官。自吏科都给事中 夏言,以加四品服俸求陪祀,上下其议,部覆不许。”

⒉ 附祭,配享祭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按 高宗 崩时将祔庙,史官 杨万里,宰相 周必大 辈,凡号理学大儒,俱欲以 张浚 配,独翰林学士 洪迈,谓宜以 赵鼎、吕颐浩 陪祀。”


国语词典

陪祀 [péi sì]

⒈ 古代官阶较低的官员不得侍于上侧,只能在坛下陪国君遥拜,称为「陪祀」。

如:「祭典时,他要参与陪祀。」


陪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台吏释义:古指中央政府机构的属官。 《晋书·戴洋传》:“﹝ 戴洋 ﹞好道术,妙解占候卜数,吴 末为臺吏,知 吴 将亡,託病不仕。”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谓内司争田伐木词讼,皆臺吏受贿以强察官之判,所以上罔圣听。”《宋史·李昉传》:“二年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臺吏掖之以出。”
    • 2.
      慢易释义:⒈怠忽;轻慢。 《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祖 从 平城 过 赵,赵王 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壻礼。高祖 箕踞詈,甚慢易之。”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张庾》:“不告掌人,遂欲张乐,得无慢易乎?”宋 范仲淹《与忠宣公书》:“三郎 不得慢易,勤学,勤学。”《清史稿·礼志一》:“康熙 二十年,以喧语失仪,諭诫陪祀官毋慢易。”⒉舒缓和平。《礼记·乐记》:“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 3.
      独睡丸释义:谓一人独睡。指节欲。元 吴莱《三朝野史》载:宋 包恢 年八十有八,为枢密陪祀,登拜郊台,精神康健。贾似道 问有何卫养之术,“恢 徐徐笑曰:‘恢 喫五十年独睡丸。’满座皆哂。”《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先君一生讲理学……自从生了兄弟之后,顶到下世,一直是吃的‘独睡丸’,一个人住在书房里,从不到上房一步。”
    • 4.
      玉斧释义:⒈以玉饰柄的斧子。 亦作为斧的美称。《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宋 曾觌《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元 赵孟頫《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清 钱谦益《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霅中人《<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⒉仙斧,神斧。宋 杨万里《九月十五
    • 5.
      罗繖释义:亦作“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宋史·仪卫志五》:“﹝皇太子﹞朝謁宫庙及陪祀……用三接青罗繖一,紫罗障扇四人从。”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中原数顶黄罗伞,何不多多出赏钱。”清 黄遵宪《拜曾祖母墓》诗:“前行张罗繖,后行鸣鼓簫。”
    • 6.
      赞文释义:古代祭礼时赞颂功德的文字。《金史·礼志八》:“承安 二年,春丁,章宗 亲祀,以亲王摄亚、终献,皇族陪祀,文武羣臣助奠。上亲为赞文,旧封公者升为国公。”
    • 7.
      长牌释义:明 代表明身份的一种腰牌。 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七:“洪武 八年,定祭祀陪祀官员给牙牌,供事人等给长牌,各令悬带,无者不许入祭所。”

陪祀(pei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陪祀是什么意思 陪祀读音 怎么读 陪祀,拼音是péi sì,陪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陪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