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进止 进止的意思
jìnzhǐ

进止

简体进止
繁体進止
拼音jìn zhǐ
注音ㄐㄧㄣˋ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n,(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组词】: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2) 入,往里去。【组词】:进见。进谒。进谗。(3) 吃,喝。【组词】: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 收入或买入。【组词】: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 奉上,呈上。【组词】:进言。进奉。进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zhǐ,(1) 停住不动。【组词】:止步。截止。(2) 拦阻,使停住。【组词】:止痛。禁止。(3) 仅,只。【组词】:止有此数。不止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

基本含义

指行动不停,不断进步或者停止不前。

进止的意思

进止 [jìn zhǐ]

1. 进退;去留。

[ advance and retreat; ]

2. 进退举止。

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behaviour; ]

进止 引证解释

⒈ 进退。

《吴子·治兵》:“武侯 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文愍 召起,道经 嘉禾,以书致先生与决进止。”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迴翔进止,从容如意,不及飞鸟之属。”

⒉ 举止;行动。

《汉书·薛宣传》:“宣 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声气雌弱,进止质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江 东朝贵,侈於矜尚, 见 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
清 侯方域 《南面试策三》:“儒臣之进止有常度,不若宦寺之卧起而无间也。”

⒊ 意旨;命令。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 之推 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突厥 之报帝书也,谓使人曰:‘ 唐公 若从我语,即宜急报,我遣大达官往取进止。’”
唐 王勃 《与契苾将军书》:“谨遣舍弟 勛 往,面取进止。”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惊逐之顷,虎去而人不伤,今完善在舟,希示进止。子婿 裴越客 百拜。”

⒋ 指圣旨。

《新唐书·则天皇后纪》:“高宗 崩,遗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 天后 进止。”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泌(李泌 )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
胡三省 注:“自 唐 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国语词典

进止 [jìn zhǐ]

⒈ 进退、去留。

《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光于是大飨光武,博议进止。」

⒉ 行动举止。

《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汉·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进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失释义:⒈缺失。《北齐书·崔暹传》:“世宗 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 每厉色极言,世宗 亦为之止。”《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七年二月﹞壬午,詔曰:‘高丽 高元 亏失藩礼,将欲问罪 辽 左,恢宣胜略。’”唐 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太宗 谓侍臣曰:‘天见彗星,由朕之不德,政有亏失,是何妖也?’”⒉闪失。《水浒传》第一一四回:“止有 杭州 是南国的屏障。若有亏失,睦州 焉能保守。”
    • 2.
      从立释义:犹进止。
    • 3.
      从许释义:依从允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南史·刘瓛传》:“昔人有以冠一免,不重加於首,每谓此得进止之仪。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先朝为此,曲申从许,故得连年不拜。”
    • 4.
      修谒释义: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周书·柳霞传》:“梁 西昌侯 深藻 镇 雍州,霞 时年十二,以民礼修謁,风仪端肃,进止详雅。”唐 薛用弱《集异记·茅安道》:“二子径往修謁,意者脱为 晋公 不礼,即当遁形而去。”清 恽敬《答伊扬州书》:“前月得舍弟书,知过岭修謁,重蒙嘉惠,感谢感谢。”
    • 5.
      冠礼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礼记·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清 戴名世《宏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太子性仁弱,生十年行冠礼,执圭见羣臣,进止不失尺寸。”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出家人受了大戒,从沙弥升为和尚,正和我们在家人行过冠礼,由童子而为成人相同。”
    • 6.
      台府释义:⒈御史府。 《宋书·武帝纪下》:“﹝ 永初 元年﹞秋七月丁亥,原放刼贼餘口没在臺府者,诸流徙家并听还本土。”《旧唐书·李渤传》:“如妄诉无理,本罪外加一等。準敕告密人付金吾留身待进止。今欲留身后牒臺府,冀止絶凶人。”⒉指中央政府机构。《南齐书·王晏传》:“论荐党附,徧满臺府。”明 李东阳《寿岂堂歌》:“当年弟子数百人,三十年来半臺府。”
    • 7.
      告身释义:古代授官的文凭。《北齐书·傅伏传》:“周 克 并州,遣 韦孝宽 与其子 世宽 来招 伏 ……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唐 元稹《为萧相谢告身状》:“右,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某官告身一通。”《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方围闭时,降空名告身千餘道,令其便宜补授。”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乃如告身非誥勅,即今文凭类也。”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
    • 8.
      品官释义:⒈唐 代称宦官为“品官”。 唐 韩愈《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今日品官 唐国珍 到臣宅,奉宣进止。”《旧唐书·方伎传·一行》:“明年,﹝上﹞幸温汤,过其塔前……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⒉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明 陆深《春雨堂随笔》:“大红是朝廷品官服色,却穿此去钓鱼,甚失大体。”
    • 9.
      大造释义:⒈大功劳;大恩德。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於西也。”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则幕府无德於 兗 土之民,而有大造於 操 也。”《三国志平话》卷上:“专令 张飞 持书远见,倘蒙大造,特为解围。非特 刘备 蒙恩,抑且生灵受惠。”⒉指天地,大自然。南朝 宋 谢灵运《宋武帝诔》:“业盛曩代,惠侔大造,泽及四海,功格八表。”唐 刘长卿《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诗:“大造功何薄,长牟气尚冤。”明 李东阳《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文章妙极寰区选,陶冶同归
    • 10.
      夸侈释义:⒈奢侈,浮华。《新唐书·薛收传》:“王入观 隋 宫室,且嘆 煬帝 无道,殫人力以事夸侈。”《新唐书·杨收传》:“既益贵,稍自盛满,为夸侈,门吏童客倚为姦。”⒉夸张;浮夸。金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温彦博传》云:‘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进止之间,何至拭目而观之哉?子京 之夸侈类如此。”明 张居正《贺少司寇少厓傅公三品奏最序》:“世皆疾今之言学者,以为夸侈而无实。”⒊口出大言,夸耀。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五:“市人矜巧智,於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有一多钱翁
    • 11.
      奉进止释义:唐 代以来常称奉圣旨为奉进止。 唐 颜真卿《论百官论事疏》:“御史中丞 李进 等传宰相语,称奉进止,缘诸司官奏事颇多,朕不惮省览。”《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泌 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胡三省 注:“自 唐 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 12.
      宛蜒释义:同“宛延”。《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驂赤螭青虬之蚴蟉宛蜒。”颜师古 注:“蠖略、委丽、蚴蟉、宛蜒,皆其行步进止之貌也。”
    • 13.
      御戎释义:⒈驾御军车。 也指为君主驾御军车的甲士。《左传·桓公三年》:“韩万 御戎,梁弘 为右。”《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 御戎,校正属焉,使训诸御知义。”杨伯峻 注:“御戎统率诸御。御戎为驾御国君戎车之御,诸御则驾一般兵车之御。”《国语·晋语三》:“以 家僕徒 为右,步扬 御戎。”韦昭 注:“御戎,御公戎车也。”⒉引申为参与军事行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北齐书·高叡传》:“帝亲御戎,六军进止皆令取 叡 节度。”
    • 14.
      格议释义:⒈搁置的建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始,尧臣 还自 陕西,请先备 涇原,弗听。及 葛怀敏 败,帝思其言,故復遣 尧臣 往。於是前所格议,多见施行。”⒉议论相悖。清 傅维麟《明书·乱贼传》:“先是 鐘 以总制军务至当临 俊,俊 负知材不肯下,两相格议,进止不速,致 廷瑞 等得招集散亡,势復大振。”
    • 15.
      泯弃释义:灭绝废弃;泯灭抛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若泯弃之,物乃坻伏。”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今 茂 泯弃天常,进止由己。”
    • 16.
      猥滥释义:⒈多而滥。《魏书·释老志》:“正光 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唐 赵璘《因话录》卷五:“上不慎名器,是以廝养待贤也;下不慎名器,是以婴孩奉君,而削弱朝廷也。遂致猥滥讹弊,流荡可忧。”《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又欲收军士之意,汎加阶级,皆为将军,无復员限,自是勋赏之官大致猥滥,人不復贵。”⒉谓卑陋多余,不起作用。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内有事状猥滥并老疾愚昧之人,不堪理民者,别取进止。”
    • 17.
      粹温释义:纯真温良。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廉深简絜,贞夷粹温。”宋 黄庭坚《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涧松无心古须鬣,天球不琢中粹温。”《宋史·哲宗纪一》:“﹝ 元丰 ﹞七年三月,神宗 宴羣臣於 集英殿,王侍立,天表粹温,进止中度,宰相而下再拜贺。”
    • 18.
      节趋释义:⒈进止。⒉心意的节制与趣向。
    • 19.
      藴藉释义:⒈亦作“薀籍”。宽厚而有涵养。《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治敢行,少藴藉。”《后汉书·桓荣传》:“荣 被儒衣,温恭有藴籍。”李贤 注:“藴籍,犹言宽博有餘也。”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裴休》:“为人藴藉,进止雍闲。”《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顺,蕴藉敦厚。”⒉谓含蓄而不显露。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韵略之宏促,属辞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絶也。”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前辈文采风流,藴藉如此。”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少陵 七言律,藴藉最
    • 20.
      虚亏释义:白白地耗损。 宋 欧阳修 《论元昊来人请不赐御筵札子》:“其 元昊 一行来人,伏乞凡事减勒,无令曲加优厚,若因此得其抑挫而臣伏,则吾计无失;如其必不臣伏,则免至虚亏事分,取进止。”

进止(ji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进止是什么意思 进止读音 怎么读 进止,拼音是jìn zhǐ,进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进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