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识 [qīn shí]
1. 亲信赏识。
2. 犹亲友。
4. 亲近熟识。
亲识 引证解释
⒈ 亲信赏识。
引《东观汉记·冯勤传》:“魏郡 太守 范横 上疏荐 勤 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
⒉ 犹亲友。
引南朝 宋 谢惠连 《顺东西门行》:“酌酪华堂集亲识,舒情尽欢遣悽惻。”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杜祁公 罢相,居 南京,无宅,假驛舍居之数年……閭里吉凶庆吊,与亲识之道 南京 者,相与燕劳,问遗之,礼未尝废。”
⒊ 亲近熟识。
引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旁有亲识人,通都走声利,厚意解羈愁,盛言推名位。”
亲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识释义:⒈亲信赏识。 《东观汉记·冯勤传》:“魏郡 太守 范横 上疏荐 勤 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⒉犹亲友。南朝 宋 谢惠连《顺东西门行》:“酌酪华堂集亲识,舒情尽欢遣悽惻。”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杜祁公 罢相,居 南京,无宅,假驛舍居之数年……閭里吉凶庆吊,与亲识之道 南京 者,相与燕劳,问遗之,礼未尝废。”⒊亲近熟识。清 吴伟业《送何省斋》诗:“旁有亲识人,通都走声利,厚意解羈愁,盛言推名位。”
- 2.
媒衒释义:谓求取进身。《魏书·逸士传·李谧》:“前 河南 尹黄门侍郎 甄琛 内赞近机,朝野倾目。于时亲识有求官者,答云:‘赵郡 李謐,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未有次耳。诸君何为轻自媒衒?’”唐 司空图《自诫》诗:“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近又闻监门卫长史 侯祥 等,明自媒衒,丑慢不耻,求为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
- 3.
私度释义:⒈自己揣测;私自估计。 清 昭槤《啸亭杂录·孝感之战》:“永 为 松尚书 筠 所劾,其私度为余漏言,乃密疏劾余。”⒉佛教语。未经官许,私自披剃为僧道。《魏书·释老志》:“僧尼多养亲识及他人奴婢子,年大私度为弟子。”《明律·户律·户役》:“寺观住持及受业师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
- 4.
采生释义:捕杀生人以祭神。 旧时某些地区的一种凶残的迷信恶习。《元典章·刑部三·不道》:“土人每遇闰岁,纠合兇愚,潜伏草莽,採取生人,非理屠戮,彩画邪鬼,买觅师巫祭赛,名曰採生。”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北京 刘老 者曾往 湖广 岳州。其地往往有杀人者,谓之採生。遇每年闰月,人五六成羣,以长竹竿挑小筐篮,竿上有钩,用以钩人。凡逢人,採隻不採双,虽亲识遇之亦不能免。僧或妇人尤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