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庶务 庶务的意思
shù

庶务

简体庶务
繁体庶務
拼音shù wù
注音ㄕㄨˋ 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ù,(1) 众多。【组词】:庶务。庶物。庶绩。富庶。(2) 平民,百姓。【组词】:庶民。庶人。黎庶。(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例句】: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例句】:“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wù,(1) 事情。【组词】: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2) 从事,致力。【组词】: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3) 追求。【例句】:好(hào )高务远。(4) 必须,一定。【组词】:务必。务须。除恶务尽。(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例句】: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6) 姓。

基本含义

指琐碎的事务、杂务。

庶务的意思

庶务 [shù wù]

1. 古时指各种政务。

躬亲庶务。

[ duty; ]

2. 机关团体内的杂项事务。

[ general affairs; ]

3. 机关团体内管理杂项事务的职员。

[ general affairs clerk; ]

庶务 引证解释

⒈ 各种政务;各种事务。

晋 陆机 《辩亡论下》:“百官苟合,庶务未遑。”
《宋史·司马光传》:“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红楼梦》第一一〇回:“老爷是一味的尽孝,庶务上头不大明白。”

⒉ 旧时特指机关总务部门主管的各项事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三章:“后来,﹝ 成岗 ﹞考进长江兵工厂,当了一名职员--厂本部办公厅庶务科的办事员。”


国语词典

庶务 [shù wù]

⒈ 各种事务。

《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杂务 总务


庶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琐事释义:细小零碎的事情:日常琐事。琐事缠身。
    • 2.
      总务释义:⒈机关学校等单位中的行政杂务:总务科。总务工作。⒉负责总务的人。
    • 3.
      杂务释义:专门业务以外的琐碎事务。
    • 4.
      碎务释义:烦琐事务。

庶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参掌释义:参与掌管。《晋书·职官志》:“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梁书·王规传》:“承圣 二年,迁尚书右僕射,仍参掌选事。”《新五代史·杂传·史圭》:“故事,直学士职虽清,而承领文书,参掌庶务,与判官无异。”
    • 2.
      堂司释义:⒈明 清 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明 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凡屡次奏驳之旨,亦不曾詰责堂司。”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朝廷创设总理衙门,堂司各官,如军机处例。”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学不兴,寧能尽各部之堂司,各省之长属,而概用洋员以承其乏也?”⒉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 3.
      庶务释义:⒈旧时指机关团体内的杂项事务。⒉旧时指担任庶务的人。
    • 4.
      拨什库释义:清 代官名。满语。汉语称领催。管理佐领内的文书、饷糈庶务。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一家完聚》:“浙 东乱时,诸暨 陈氏 女年甫十六,为 杭 镇拨什库所得,鬻於银工。”《六部成语注解·户部》“管庄拨什库”:“拨什库,满洲 语,汉 谓之领催,乃兵丁中之司会计者也。”
    • 5.
      拯治释义:犹整顿。《元典章·圣政一·振朝纲》:“庶务有所未便者,中书省从新拯治,次第举行。”《元典章·户部八·盐课》:“由是大开倖门,一年之内无犯人者二百餘起,若不从新拯治,实於盐法有碍。”
    • 6.
      画诺释义:旧时主管官员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 汝南 太守 宗资 任功曹 范滂,南阳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二郡又为謡曰:‘汝南 太守 范孟博,南阳 宗资 主画诺。南阳 太守 岑公孝,弘农 成瑨 但坐啸。’”王先谦 集解引 惠士奇 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北史·令狐整传》:“刺史 魏 东阳王 元荣 辟 整 为主簿…… 荣 器 整 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宋 王应麟《困学纪
    • 7.
      符文释义:⒈敕命文书;公文。《南史·宋始兴王濬传》:“伪司隶校尉 殷冲、丹阳 尹 尹弘 并赐死。冲 为 劭 草立符文,又妃叔父。”《元典章·朝纲一·庶务》:“至元 十年六月,彰德路 承奉中书户部符文。”⒉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晋 葛洪《抱朴子·遐览》:“昔 吴 世有 介象 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去其题籤以示 象,皆一一据名之。”《云笈七籤》卷五七:“符文者,云篆、明章、神灵之书字也。”
    • 8.
      综理释义:⒈总揽;管理。《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几。”宋 苏轼《德威堂铭》序:“其综理庶务,酬酢事物,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使君广有家私,岂能一一综理?”清 刘大櫆《吴节妇传》:“吴君 综理贾业,能扩而光之使日大。”⒉整理。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固 后坐 竇氏 事,卒于 洛阳 狱,书颇散乱,莫能综理。”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三章:“故谓若欲综理已出一切经典,自知非一人所能为。”
    • 9.
      草剏释义:同“草创”。《周书·唐瑾传》:“于时 魏 室播迁,庶务草剏,朝章国典,瑾 并参之。”
    • 10.
      议事堂释义:古代商议军国大事的殿堂。《宋史·儒林传三·杨万里》:“会 高宗 崩,孝宗 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 上疏力諫。”元 袁桷《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康阎公神道碑铭》:“桷 尝以院属侍公入议事堂,鵠峙山立,中外各改容以奉。”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 吕夷简 正在私宅閒坐,有 范学士 在于议事堂,令人来请,须索去走一遭。”
    • 11.
      黄兴释义:(1874—1916)中国民主革命家。 原名轸,字厪午,号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04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次年任同盟会总部执行部庶务,代表孙中山主持总部日常工作。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率敢死队攻入总督署,起义失败后去香港。10月武昌起义,被推为战时民军总司令。次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出任南京留守。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之役,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在上海病逝。有《黄兴集》。

庶务(shu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庶务是什么意思 庶务读音 怎么读 庶务,拼音是shù wù,庶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庶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