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秤 [guò chèng]
1. 用秤称量。
英[weigh on the steelyard;]
过秤 引证解释
⒈ 用秤称量。
引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本官著总理兵书等眼同过秤过斛,不许增斤淋尖。”
彭家煌 《怂恿》:“还是这个价钱,那有什么讲头,就是过秤,压根价钱差得太远啦。”
国语词典
过秤 [guò chèng]
⒈ 用秤称重量。也作「过称」。
例如:「把它过秤看看究竟有多重?」
过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压秤释义:⒈物体称起来分量大(多就同体积的而言):劈柴太湿,压秤。 稻草不压秤,一大捆才十来斤。⒉过秤时有意压低所称物品的分量:收购时严禁压秤、压价。
- 2.
折秤释义:货物重新过秤时因为已经损耗而分量减少,或货物大宗称进,零星称出而分量减少。
- 3.
盘存释义:用清点、过秤、对账等方法检查现有资产的数量和情况。
- 4.
称验释义:过秤检验。
- 5.
脱秤释义:指因过秤而出现的损耗。
- 6.
过斛释义:用斛量。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喂养》:“定期某日,率领该乡卖草豆之人担荷到县,本官著总理兵书等眼同过秤过斛,不许增斤淋尖。”沈从文《牛》:“那荍子就是今年的收成,放在坪里过斛上仓,竹筹码还是从甲长处借来的。”
- 7.
过秤释义:用秤称:这筐苹果还没过秤。
- 8.
过称释义:⒈犹过誉。 ⒉犹过秤。
- 9.
除皮释义:除去物品过秤时所用的器物或包装的分量。 即将毛重变为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