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lù,(1) 記載,抄寫。【组词】:記録。載録。抄録。録供。(2)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组词】:語録。目録。回憶録。(3) 採取,任用。【组词】:録取。收録。録用。甄録(經審查鑒別而任用)。
1. 搜集记录。
例采录民谣。
英[collect and record;]
⒈ 采纳录用;采纳。
引《后汉书·陈蕃传》:“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採録,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
唐 蒋防 《霍小玉传》:“鄙拙庸愚,不意顾盼,倘垂採録,生死为荣。”
⒉ 搜求摘录。
引明 王守仁 《<朱子晚年定论>序》:“徒守 朱子 中年未定之説,而不復知求其晚岁既悟之论……輒採録而裒集之,私以示夫同志。”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修志》:“余因请之司寇,閲新志所未载者,为採録一编,名曰《梁溪补志存稿》,以俟后来云。”
采集记录。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隋 世古书存者尚伙, 炫 所采録,必多可补前史之缺。”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之一:“僕近辩正《周礼》,始成书,欲脩邑先达事行为人物记,无相辅者,恐未易采録。”
刘师培 《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隋志》又有《文章志》,不著撰名,《世説》 刘 注,亦多采録。”
⒈ 搜集并记录下来。
例如:「他到非洲采录当地土人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