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泉铭 [lǐ quán míng]
1. 即唐魏征《九成宫醴泉碑铭》。唐贞观六年,太宗避暑陕西麟游九成宫,得泉而甘,因更名醴泉,敕魏征撰铭。后经书法家欧阳询书之刻石,字体纯熟严整,后世推为唐楷第一。
醴泉铭 引证解释
⒈ 即 唐 魏徵 《九成宫醴泉碑铭》。 唐 贞观 六年, 太宗 避暑 陕西 麟游 九成宫,得泉而甘,因更名 醴泉,敕 魏徵 撰铭。后经书法家 欧阳询 书之刻石,字体纯熟严整,后世推为 唐 楷第一。参见“九成宫”。
引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康熙 丁酉、戊戌之间,各种楷书俱有翻刻。如《乐毅论》,可谓无憾;《化度碑》、《仙檀记》亦庶几;惟《醴泉铭》竟为流毒,形僻而易似,则相称而为 欧 字,可入上选,究未尝一笔似也。”
醴泉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成宫释义:⒈唐 代宫名。 在 陕西省 麟游县 西。本为 隋 仁寿宫,系皇帝避暑处。唐太宗 贞观 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 九成。永徽 二年九月改名 万年。乾封 二年,复为 九成。宫垣周千八百步,中有 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唐 王勃 有《九成宫颂》,杜甫、李商隐 均有《九成宫》诗。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唐会要》卷三十。⒉唐 书法家 欧阳询 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省称。张天翼《清明时节》:“端妹子 正在写《九成宫》;十四岁的姑娘写得出那么光烫的字来总算不错的了。”详“九成宫醴泉铭”。
- 2.
九成宫碑释义:见“九成宫醴泉铭”。
- 3.
家絃户诵释义:家家弦歌,户户吟诵。 谓流传极其广泛。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自有 宋 中叶以来,程 朱 之书已家絃户诵,岂皆闻道者耶?”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欧阳 书《醴泉铭》,自 宋、元、明 以来,为艺林所重,几至家絃户诵,人人有一本。”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琵琶》、《西厢》、《荆》、《刘》、《拜》、《杀》等曲,家絃户诵已久,童叟男妇皆能备悉情由。”
- 4.
欧体释义:唐代欧阳询所写的一种书法体式。 用笔刚劲,结构严整,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流传作品有碑刻正书《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
- 5.
立年释义:“而立之年”的省语。指三十岁。晋 陶潜《饮酒》诗之十九:“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南史·王弘传》:“爰自总髮,迄将立年,州閭乡党,见许愚昚。”唐 魏徵《九成宫醴泉铭》:“逮乎立年,抚临亿兆。”
- 6.
跳出释义:⒈超越;突出。《汉书·沟洫志》:“河 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沙汀《风浪》:“正像一九五五年冬天,扩社报名的时候那样,仿佛整个农村已经沸腾起来,跳出了生活常轨。”⒉古代写章表时另起行头,叫“跳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成而不结”孔颖达 疏引《魏晋仪注》:“写章表,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明 杨慎《丹铅总录·跳出》:“写章表,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今曰抬头。”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跳出》:“褚遂良《圣教序》:‘我皇福臻。’‘我’字跳出写。欧阳询 书《醴泉铭》:‘我后固怀撝
- 7.
醴泉铭释义:即 唐 魏徵《九成宫醴泉碑铭》。唐 贞观 六年,太宗 避暑 陕西 麟游 九成宫,得泉而甘,因更名 醴泉,敕 魏徵 撰铭。后经书法家 欧阳询 书之刻石,字体纯熟严整,后世推为 唐 楷第一。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康熙 丁酉、戊戌之间,各种楷书俱有翻刻。如《乐毅论》,可谓无憾;《化度碑》、《仙檀记》亦庶几;惟《醴泉铭》竟为流毒,形僻而易似,则相称而为 欧 字,可入上选,究未尝一笔似也。”参见“九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