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 [jiǎng jīng]
1. 讲说儒家经义。
2. 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
4. 指讲说道教经义。
讲经 引证解释
⒈ 讲说儒家经义。
引《晋书·礼志下》:“魏 正始 中, 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
《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
⒉ 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
引《正法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麤行。”
⒊ 指讲说道教经义。
引清 焦循 《送郡太守尹公归里序》:“县役 聂兆何 者,诡称道士,率妻子占据 东岳庙,讲经高会,诱妇女入寺,里之愚民,不惜供以钱粟。”
国语词典
讲经 [jiǎng jīng]
⒈ 讲演宗教经典。
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当时天王与罗汉曰:『此人三生出世,佛教俱全。』便请下界法师玄奘升座讲经。」
讲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何劳释义:⒈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清 李渔《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⒉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 2.
佛曲释义: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变混称为佛曲。 清 毛奇龄 《西河诗话》卷二:“或曰佛曲佛舞,在 隋 唐 已有之,不始 金 元 ,如 李 唐 《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今 吴门 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按《晋书·鳩摩罗什传》, 天竺 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乐府杂録
- 3.
僧讲释义:指僧徒说法讲经。
- 4.
劫石释义:亦作“刼石”。《大智度论》卷五:“佛以譬喻説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后因以“劫石”指时间之久远。唐 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留欢节可尽,劫石乃成灰。”《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淑妃伏愿:灵椿比寿,刼石齐年。”宋 陆游《会庆节明庆寺丞相率百僚启建道场疏》:“至尊寿皇圣帝陛下,伏愿福等河沙,寿逾劫石。”
- 5.
升常释义:即胜常。 犹万福。旧时女子对人的问候语。昇,通“胜”。《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人间大小莫知闻,去就昇常并不存。”
- 6.
午讲释义:古代经筵讲官于秋季中午为帝王进讲经史。
- 7.
卧冰求鲤释义: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鯉”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宋 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誰復向寒月,卧冰求鯉魚?”明 沈受先《三元记·及第》:“憶昔卧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聂绀弩《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
- 8.
厶乙释义:某乙。犹某某。《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沙门厶乙言。”蒋礼鸿 通释:“﹝厶乙﹞是一种‘寓名’,可用於自称,也可用於他称,而且贵贱男女通用。”
- 9.
发心释义:⒈动念。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惻隐显至诚,纳以嘉谋,语以至事,虽亦不敏,敢不諭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八:“纔一发心,暗中神明便知。”⒉特指萌动善心。《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时 阿难 既闻仏语,遂即发心离諦,受已归依。”《法苑珠林》卷七一:“人有见者,发心止恶,竟投钱物布施。”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我这里跪在大街,望着那发心的爷娘每拜。”⒊发自内心。《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⒋开心。元 高安道《哨遍·皮匠说谎》套曲:“走来
- 10.
可畏释义:⒈令人畏惧。《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颖达 疏:“言君可畏者岂非民乎?”《左传·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晋 杜预 注:“夏日可畏。”唐 韩愈《寄三学士》诗:“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孙文定》:“目睢盱可畏。”⒉令人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仙乐隐隐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后送,一道光明可畏。”宋 曾巩《王无咎字序》:“补之 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卓然可畏也。”
- 11.
吹法螺释义:佛教管讲经说法叫吹法螺。 比喻说大话。也说大吹法螺。
- 12.
唱导释义:⒈前导,领先。《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⒉犹倡导。带头提倡。《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郑宝 ﹞欲驱略百姓越赴 江 表,以 曄 高族名人,欲彊逼 曄 使唱导此谋。”宋 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那一篇《从帮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中国 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⒊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晋 法显《佛国记》:“诸天説是
- 13.
唱道释义:⒈真正是,端的是。 元曲双调《鸳鸯煞》的定格,第五句首二字规定须用“唱道”字。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鸳鸯煞]休把似残花败柳寃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唱道题柱胸襟,当罏的志节。”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鸳鸯煞尾]你则为功名两字相迤逗,生熬得风波千里亲担受,凭着短剑长琴,游徧 赤县神州,唱道几处笙歌,几家僝僽。”元 蒲察善长《新水令》套曲:“你是必休倦云淡风力紧,我这里想谁医治相思病,传示我可意情人,休辜负海誓山盟,唱道性命也似看承,心脾般钦敬。”⒉佛教语。谓讲经说
- 14.
回乾就湿释义:谓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德,实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灾;冒热衝寒劳气力,迴乾就湿费心怀。”
- 15.
因依释义:⒈倚傍;依托。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宋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沉钧儒《挽张仲仁先生》诗:“还童乏术竟长眠,慟失因依五十年。”⒉原因;原委。宋 苏轼《辨题诗札子》:“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水浒传》第二二回:“唐牛儿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⒊办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浄?”
- 16.
坐炕释义:谓御前讲经。清 制,皇帝典学,入书房御炕,师傅则于炕前设椅,坐而教之,故称。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之十一:“虹生 老阁长年十四兄亲家大人侍史:閲邸钞,知坐炕之喜。江湖憔悴之人,原不必读邸钞,乃于邸钞得此一喜,使弟神往于 东华 矣。”参阅 徐珂 编《清稗类钞·礼制类·皇帝典学》。
- 17.
堕负释义:犹言失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提婆 曰:‘夫揵椎者,击以集众。有而不用,悬之何为?’王人报曰:‘先时僧众论议堕负,制之不击,已十二年。’”《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堕负之逃,先现於前;以此因由,我定输失。”
- 18.
塔座释义:僧尼讲经时的座位。
- 19.
大吹法螺释义:佛家把讲经说法叫吹法螺,现比喻说大话。
- 20.
天花乱坠释义: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花纷纷降落下来。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