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1. 国家的法律规定。
例伤天害理,国法难容。
英[national law; law of the land;]
⒈ 国家的法纪。
引《周礼·秋官·朝士》:“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
《史记·循吏列传》:“李离 过杀而伏剑, 晋文公 以正国法。”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而 君锡 等輒敢挟情公然诬罔,伏乞付外施行,稍正国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説是为了国法,所以公而忘私。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
⒈ 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称。
引《荀子·大略》:「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
近法律 王法 公法
⒉ 规定国家组织及其作用的法规,通常指宪法与行政法而言。
1.新中国法律规定,不允许父母包办婚姻,更别说指腹为婚了。
2.对那些死皮赖脸与人民为敌的人,国法也难容。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席卷欧洲各国,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走上了历史的被告席。
4.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不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不允许你为所欲为!
5.不是我六亲不认,而是办事有规章制度,我不能以权谋私,违犯党纪国法啊!
6.有的公务员无视国法,公然贪污受贿,结果被绳之以法,这是咎由自取。
7.对于那些不顾党纪国法,恣意妄为的公职人员,必须坚决清查处理。
8.腐败分子休想逃脱党纪国法的制裁。
9.违犯党纪国法的人一定要严加惩处。
10.对腐败分子必须依法惩处,以严肃党纪国法。
11.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
12.任何人也不得破坏党纪国法。
13.德国法西斯为嫁祸德国共产党,纵火焚烧了国会大厦。
14.那个贪婪无耻的小人,终于受到国法的严厉制裁。
15.国法公平不可失,所以寧可大义灭亲,不可因私废法。
16.此外,英国法律规定,在利物浦,只有热带鱼商店的店员才能在公共场合袒胸露怀,这也让人匪夷所思。
17.人们认识到了在各国实施不同的本国法律存在困难,这促使了国际商业法律统一的潮流。
18.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不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不允许为所欲为。
19.德国法西斯穷兵黩武,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20.疏而不漏如果有人胆敢以身试法,终将逃脱不了国法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