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辖境 辖境的意思
xiájìng

辖境

简体辖境
繁体轄境
拼音xiá jìng
注音ㄒㄧㄚˊ ㄐ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á,(1) 插在轴端孔内的车键,使轮不脱落。(2) 管理。【组词】:辖区。辖境。辖制。管辖。统辖。直辖。

jìng,(1) 疆界,边界。【组词】:境界。国境。入境。出境。边境。(2) 地方,区域,处所。【组词】:无人之境。佳境。环境。身临其境。(3) 状况,地步。【组词】:境况。顺境。逆境。困境。事过境迁。境遇。意境。

基本含义

指一个地区或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权力。

辖境的意思

辖境 [xiá jìng]

1. 所管辖的地方。

辖境 引证解释

⒈ 所管辖的地方。

如:吴江县 在 江苏省 的辖境


国语词典

辖境 [xiá jìng]

⒈ 所管辖的土地。

如:「辖境晏清」。

辖地


辖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州释义:指 东晋 的辖境。相传 舜 分天下为十二州,东晋 有七,故云。
    • 2.
      交趾释义:亦作“交阯”。原为古地区名,泛指 五岭 以南。汉武帝 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 广东、广西 大部和 越南 的北部、中部。东汉 末改为 交州。越南 于十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建国后,宋 亦称其国为 交趾。《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汉书·武帝纪》:“遂定 越 地,以为 南海、苍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宋 赵汝适《诸蕃志·交趾国》:“交趾,古 交州,东南薄海,接 占城,西通 白衣蛮,北抵 钦州,歷代置守不絶。”
    • 3.
      仙井监释义:监名。其地有盐井,相传为 汉 张道陵 所开,因名仙井。北宋 熙宁 五年置 陵井监,宣和 四年改名 仙井监。治所在 仁寿,辖境相当于今 四川省 仁寿、井研 两县地。宋 洪迈《夷坚甲志·土偶胎》:“仙井监 超觉寺 九子母堂 在山颠。一行者姓 黄,主给香火。”亦省称“仙井”。宋 洪迈《夷坚甲志·孟蜀宫人》:“陈甲,字 元父,仙井 仁寿 人,为 成都 守 李西美 馆客,舍于治事堂东偏之 双竹斋。”
    • 4.
      分疆释义:⒈区分疆界。 ⒉分守之地,谓辖境。⒊谓断句。
    • 5.
      大金川释义:⒈土司名。 明 属 金川寺 演化 禅师,清 雍正 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抚司。治所在今 四川 金川。辖境相当今 大金川 流域。乾隆 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流,置 阿尔古直隶厅,四十四年并入 美诺厅。⒉水名。大渡河 的上游,在 四川省 西北部。参见“大渡河”。
    • 6.
      封内释义:⒈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⒉泛指国内或辖境之内。
    • 7.
      左冯翊释义:官名;政区名。汉 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改 左内史 置。为拱卫首都 长安 的三辅之一。治所在 长安(今 西安市 西北)。辖境约当今 陕西 渭河 以北、泾河 以东 洛河 中下游地区。
    • 8.
      斟寻释义:⒈亦作“斟鄩”。古国名。夏 同姓诸侯国。辖境在今 山东省 潍坊市 西南。《左传·襄公四年》:“﹝ 寒浞 ﹞使 浇 用师,灭 斟灌 及 斟寻氏。”杜预 注:“二国,夏 同姓诸侯,仲康 之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北海 有 斟县。京相璠 曰:‘故 斟寻国,禹 后。’”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太康 失位,逃到同姓部落 斟鄩。羿 灭 斟鄩,立 仲康。”⒉复姓。古有 斟寻氏。禹 之后,以封国为姓。见《史记·夏本纪论》。
    • 9.
      斟灌释义:古国名。夏 之同姓诸侯国。辖境在今 山东省 寿光县 东北。《左传·哀公元年》:“昔 有过 浇 杀 斟灌 以伐 斟鄩,灭 夏后相。”孔颖达 疏:“二 斟,夏 同姓诸侯。”《史记·夏本纪》“中康 崩,子 帝相 立”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斟灌 故城在 青州 寿光县 东五十四里。”
    • 10.
      汉中释义:⒈⒉古郡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及湖北部分地区。⒊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水北岸阳安铁路线上。人口40万。为陕南最大城市和物产品集散地。
    • 11.
      灵封释义:⒈神仙境界。⒉冥中辖境。
    • 12.
      琼州释义:⒈地名。唐 代设州,辖境相当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琼山、定安、澄迈、临高、琼海 等县。明 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 海南岛。清 孙枝蔚《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 琼州 路,凄凉独去船。”⒉仙境。喻美好的社会。陈毅《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
    • 13.
      界部释义:犹辖境。
    • 14.
      蛮莫释义:旧土司名。明 万历 十三年(1585年),分 孟密 北部地置安抚司。辖境相当今 缅甸 八莫 附近地区; 万历 三十二年地入 缅甸 。 清 初曾再度内属, 乾隆 后又属 缅甸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暹罗》:“然 暹罗 实与 云南 徼外 蛮莫 及 缅甸 相邻。”
    • 15.
      豫州释义:⒈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 河 惟 豫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河 南曰 豫州。”⒉汉 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 汉武帝 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 淮河 以北、伏牛山 以东 豫东、皖北 地。东汉 治所在 谯(今 安徽省 亳州市),三国 魏 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 时治所最北在 悬瓠城(今 河南 汝南),最南在 邾城(今 湖北 黄冈 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 江苏、安徽 长江 以西,安徽省 望江县 以北的 淮河 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 安徽 淮河 以南部分地区。北魏 治所在
    • 16.
      豫章郡释义:楚汉之际置。治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汉末,孙策厘豫章郡置庐陵郡,孙权厘豫章郡置彭泽郡、鄱阳郡。西晋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唐时改豫章郡为洪州。
    • 17.
      连州释义:⒈一州又一州。《汉书·王莽传下》:“盗贼始发,其原甚微……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⒉州名。隋 置州,以州西南有 黄连岭 而名。唐 辖境相当今 广东省 连县、连南县、阳山县 等地。元 升为路,寻复旧。明 清 皆属 广州府。1911年废,改本州为县,属 广东省。唐 韩愈《送惠师》诗:“自来 连州 寺,曾未造城闉。”清 宋翔凤《题<宝庆图经形势疆域篇>》诗之三:“八排在 连州,羣 傜 所巢穴。”⒊州名。今 四川省 筠连县 一带。《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连州,县六:当为、都寧、逻游、罗龙、加平、清
    • 18.
      部人释义:⒈辖境内的居民。⒉犹部下。
    • 19.
      部封释义:辖境。
    • 20.
      闽中释义:古郡名。秦 置。治所在 冶县(今 福州 市)。辖境相当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宁海 及其以南的 灵江、瓯江、飞云江 流域。秦 末废。后以“闽中”指 福建 一带。南朝 宋 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闽中 安可处,日夜念归旋。”《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结,闽中 徒入蚕。假令金如粟,詎使廉夫贪。”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先是 闽中 郭圣僕 有二妾,一曰 李陀那,一曰 朱玉耶。”

辖境(xia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辖境是什么意思 辖境读音 怎么读 辖境,拼音是xiá jìng,辖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辖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