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无识 无识的意思
shí

无识

简体无识
繁体無識
拼音wú shí
注音ㄨˊ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shí zhì,(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2) 标志,记号。

基本含义

指没有知识、无知无识。

无识的意思

无识 [wú shí]

1. 不懂;无知。

无识 引证解释

⒈ 不懂;无知。

《孙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张预 注:“使人不可知也。”
《荀子·法行》:“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
杨倞 注:“无识者,不知天命也。”
《法苑珠林》卷一一二引《沙弥尼戒经》:“心闭意塞,世世愚痴,不值大道,其心无识。”

⒉ 没有标记。识,通“誌”。

《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
洪兴祖 补注:“识,音志。”


无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老释义:⒈德高望重的老人。《孟子·离娄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二老指 伯夷、太公。⒉指在某一方面负有盛誉的人。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西国文章大老,在 法 吾知 仲马 父子,在 英 吾知 司各德、哈葛德 两先生。”⒊称资深望重的大官。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 悄悄写了十几封书子,打发人进京去遍託朝里大老。”邹韬奋《政府广播革命种子》:“贵人大老们深居简出,民间已经普遍的愤懑痛恨也许无从知道。”⒋称父。
    • 2.
      孩稚释义:亦作“孩穉”。幼年;幼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南朝 梁武帝《移京邑檄》:“一朝齏粉,孩稚无遗,人神怨结,行路嗟愤。”唐 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惟 积 洎 稹,幼遭閔凶。积 未成童,稹 生八岁,蒙騃孩稚,昧然无识。”唐权 德舆《祇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羈孤望予禄,孩穉待我餔。”
    • 3.
      庸怯释义:胆小无识。《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薛举 作乱於 金城,轨 与同郡 曹珍 ……等谋曰:‘薛举 必来侵暴,郡官庸怯,势不能御。’”《宋史·夏守贇传》:“守贇 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
    • 4.
      惊悼释义:震惊而伤悼。 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悼之情,弥以伤惻。”宋 苏辙《超然台赋》:“彼世俗之私己兮,每自予於曲全。中变溃而失故兮,有惊悼而汍澜。”《明史·秦从龙传》:“寻病卒,年七十。太祖 惊悼。”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但见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惊悼而归舍。”
    • 5.
      木石鹿豕释义:形容无知无识。
    • 6.
      梗议释义:⒈谓持反对意见。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主上当极,太母垂帘,将復见太平,天下咸以为是。如 张侍郎 处侍从,尝建立,何事而敢梗议?”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如 美国 初立宪法联合大政府之时,诸州尚多梗议,难於施行。”⒉指反对的意见。郭孝成《福建光复记》:“难免无一二无识之徒,横生梗议,遂特行文佈告,俾得速行反正。”
    • 7.
      浑噩释义: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浑噩麻木。
    • 8.
      混沌释义:⒈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混沌初开。⒉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 9.
      混混噩噩释义: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 10.
      混混释义:⒈同“滚滚”。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⒉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⒊混杂貌。⒋指无分别、不分明貌。⒌糊里糊涂,无知无识。⒍苟且度日。⒎无业游民;流氓。⒏波浪声。参见“混混沌沌”。⒐同“滚滚”。水奔流不绝貌。⒑用以形容连续不断。
    • 11.
      盲子释义:⒈瞎子。⒉比喻无识见者。
    • 12.
      蚩蚩者民释义:蚩蚩:无知。无知无识的人民。旧时统治阶级蔑视人民的说法。
    • 13.
      识解释义:犹见识,见解。《北齐书·永安王浚传》:“文宣 末年多酒,浚 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彼无识解,不知远大。”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得 茗柯 一发其旨,而斯诣不灭,特其识解虽超,尚未能尽穷底藴。”
    • 14.
      识面释义:⒈相见。 唐 韩愈《答张彻》诗:“首敍始识面,次言后分形。”宋 陆游《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説辛勤求识面。”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有为宾主数年,迄未识面者。”⒉见过面;熟识。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闭门不出入,人无识面者。”《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看着路傍,专望一识面之人经过此地,便是救星。”茅盾《虹》五:“从未有过一个仅仅识面的男子对她这样地关切,这样地热心,并且这样地努力想博她的欢心。”⒊犹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这死不见识
    • 15.
      诈诞释义:欺诈虚妄。语本《荀子·修身》:“匿行曰诈,易言曰诞。”宋 苏辙《再论熙河边事札子》:“臣闻 种諤 昔在先朝,以轻脱诈诞,多败少成,常为先帝所薄。”宋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 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
    • 16.
      返虚入浑释义:⒈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⒉指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 17.
      郑圃释义:⒈古地名,郑 之 圃田,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相传为 列子 所居。《列子·天瑞》:“子列子 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杨伯峻 集释:“郑 之 圃田 ……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蹪。”唐 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诗:“列子 居 郑圃,不将众庶分。”明 沉璟《义侠记·解梦》:“郑圃 残蕉,邯郸 一枕,醒后偏縈方寸。”⒉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柳子厚、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高似孙、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
    • 18.
      陋氓释义:谓地处偏远无知无识的人。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启超 乡曲陋氓,於一切学问,懵无所习,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

无识(wu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无识是什么意思 无识读音 怎么读 无识,拼音是wú shí,无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无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