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古赋 古赋的意思

古赋

简体古赋
繁体古賦
拼音gǔ fù
注音ㄍㄨˇ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组词】: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 古体诗的简称。【例句】: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3) 姓。

fù,(1) 旧指田地税。【组词】:田赋。赋税。(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 念诗或作诗。【组词】:登高赋诗。(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组词】:赋予。赋有。天赋。禀赋。(5) 古同“敷”,铺陈,分布。

基本含义

指六朝以前的赋体。相对后起的律赋而言。以两 汉 赋家的作品为代表。如 司马相如 《子虚赋》、 张衡 《两京赋》等。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序》:“聊为古赋,以奋 枚叔 之製焉。”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当古赋渐变,律赋未起,转徙所经,或谓駢赋,强为分别,反加紊乱。”

古赋的意思

古赋 [gǔ fù]

1. 指六朝以前的赋体。相对后起的律赋而言。以两汉赋家的作品为代表。如司马相如《子虚赋》、张衡《两京赋》等。

古赋 引证解释

⒈ 指六朝以前的赋体。相对后起的律赋而言。以两 汉 赋家的作品为代表。如 司马相如 《子虚赋》、 张衡 《两京赋》等。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序》:“聊为古赋,以奋 枚叔 之製焉。”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当古赋渐变,律赋未起,转徙所经,或谓駢赋,强为分别,反加紊乱。”


国语词典

古赋 [gǔ fù]

⒈ 文体名。作品的体裁起源于离骚,而到两汉时乃成为最主要的文体。古赋文辞华美,既可补叙,也可以吟咏性情,而内容义理分明,足以为历代文章家的取法对象。


古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虚释义:丰收与荒歉。 偏指荒歉。宋 邵雍《洛阳怀古赋》:“水旱为沴,年岁丰虚,此天地之常理,虽圣人不能无。”
    • 2.
      抗章释义:向皇帝上奏章。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王公墓表》:“每改秩,必抗章辞避,若不胜任。”元 刘壎《隐居通议·古赋一》:“今公三登於朝,再以直去,咫尺禁从,抗章固辞,岂汲汲富贵歟!”明 宋濂《雷府君墓志铭》:“‘母年耄矣,忍縻好爵而不归养乎!’即日抗章辞职。”康有为《东事战败》诗:“辽 臺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 3.
      絺章绘句释义:同“絺2句繪章”。宋 真德秀《谢除翰林学士表》:“變絺章繪句之習,豈薄技之能堪;以救時行道爲賢,尚前猷之可仰。”元 刘壎《隐居通议·古赋一》:“絺章繪句,抽黄媲白,味則美矣,而不適於用。”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唐 初沿 江 左餘風,絺章繪句,固 盧、駱、王、楊 之特色也。”
    • 4.
      超诣释义:⒈高深玄妙;高超脱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诸葛厷 年少不肯学问,始与 王夷甫 谈,便已超诣。”唐 张说《魏齐公元忠》诗:“齐公 生人表,迥天闻鹤唳。清论早揣摩,玄心晚超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东晋 清谈之士,酷嗜 庄 老,以旷达超诣为第一等人物。”元 刘壎《隐居通议·古赋一》:“老氏 之清虚,释氏之超诣,味则高矣,而不协於极。”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 许暘谷 ﹞同里 钱玉友 目为诗家乡愿,然集中亦有超诣之作。”⒉超登;登达。唐 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

古赋(gu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古赋是什么意思 古赋读音 怎么读 古赋,拼音是gǔ fù,古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古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