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鉴识 鉴识的意思
jiànshí

鉴识

简体鉴识
繁体鑑識
拼音jiàn shí
注音ㄐㄧㄢ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1) 镜子。(2) 照。【组词】:光可鉴人。(3) 观察,审察。【组词】:鉴别。鉴定。鉴赏。鉴于(看到,觉察到)。台鉴(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鉴往知来。(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组词】:借鉴。鉴戒。前车之鉴。

shí zhì,(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2) 标志,记号。

基本含义

指辨别真伪、真实性或真相的能力。

鉴识的意思

鉴识 [jiàn shí]

1. 亦作“鉴识”。

3. 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鉴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鉴识”。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洽 同郡 许混 者, 许劭 子也。清醇有鉴识。”
南朝 梁 沉约 《沉文季加侍中诏》:“业宇流正,鑑识超凡。”
《旧唐书·陆贽传》:“得贤有鑑识之名,失实当暗谬之责。”
明 高启 《代送饶参政还省序》:“对宾客则藉其辞令之善,用人物则取其鉴识之精。”


国语词典

鉴识 [jiàn shí]

⒈ 明察、识别。

如:「这只明朝的陶瓷花瓶请你鉴识。」

判别 鉴别


鉴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房考释义:亦称“房官”。 明 清 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明史·选举志二》:“初,两京房考亦皆取教职,至是命各加科部官一员。”《清文献通考·选举三》:“夫考官以秉公精鉴识拔人才为主,何论曾否入闈……试以时艺一篇,其文理优长者为内帘房考,荒疏者供外场执事。”清 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元》:“诸房考相聚饮,惟一令尚在房閲卷,共邀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伯寅 令祖 文恭公,是 嘉庆 己未会试房官,姚文僖公 是这科的进士,两家有了年谊,所以请了来。”《清史稿·选举志三》:“康熙 五十四年,令不同省房官二
    • 2.
      文景释义:西汉 文帝 与 景帝 的并称。两帝相继,社会比较安定富裕,史称“文 景 之治”。汉 桓宽《盐铁论·救匮》:“文 景 之际,建元 之始,大臣尚有争引守正之义。”唐 刘知几《史通·鉴识》:“《老经》撰於 周 日,《庄子》成於 楚 年,遭 文 景 而始传,值 嵇 阮 而方贵。”清 方苞《书<史记>十表后》:“文 景 以前,凡所论述,皆其父所次,旧闻具见矣。”
    • 3.
      春司释义:指礼部主试官。唐 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诗:“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叨荣偕计吏,滥吹謁春司。”
    • 4.
      智鉴释义:才智与鉴识。
    • 5.
      机鉴释义:明察;鉴识。
    • 6.
      束紒释义:束发为髻。 泛指青少年时候。清 恽敬《孙九成墓志铭》:“子才 久寓 白门,君生长其地,垂髫束紒即以诗名,不能不为 子才 所鉴识。”
    • 7.
      薛卞释义:指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 薛烛 和能够发现宝玉的 卞和。后比喻善于鉴识和发现人才者。
    • 8.
      裁鉴释义:⒈谓品评、鉴赏。 ⒉特指鉴识人才。⒊裁断鉴别。
    • 9.
      鉴照释义:亦作“鉴照”。 鉴识照察。
    • 10.
      鉴识释义:亦作“鉴识”。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 11.
      镇肉释义:宋 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鐫刻,试取石洗濯,乃 宋 海陵王 墓铭,谢朓 撰并书,其字如 钟繇,极可爱。 ”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
    • 12.
      领鉴释义:鉴识,精辟的见识。
    • 13.
      风鉴释义:⒈亦作“风鑑”。 风度和鉴识。《晋书·陆机陆云传论》:“风鉴澄爽,神情俊迈,文藻宏丽,独步当时。”金 元好问《感怀呈贾明府》诗:“兵家世不乏 小杜,风鍳今谁如 老庞。”《西湖佳话·六桥才迹》:“一时有钱的官人往往要来娶他,他却风鑑颇高,看不上的却不从。”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 王引之 ﹞则履道广深,风鉴明远,明刑典礼,独持大纲。”⒉相面术。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余尝谓风鉴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非市井卜相之流用以贾鬻取貲者。”宋 俞德邻《佩韦斋辑闻·林君奇》:“永嘉 有 林君

鉴识(ji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鉴识是什么意思 鉴识读音 怎么读 鉴识,拼音是jiàn shí,鉴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鉴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