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卷耳 卷耳的意思
juàněr

卷耳

简体卷耳
繁体
拼音juàn ěr
注音ㄐㄨㄢˋ ㄦ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uàn juǎn,(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组词】:长卷。画卷。手卷。(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组词】: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组词】:试卷。(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组词】:案卷。(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组词】:卷尺。卷帘子。(2) 裹挟带动。【组词】:卷入。卷扬。(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组词】:烟卷儿。纸卷儿。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基本含义

指人耳朵上的卷发,比喻人有才能、有学问。

卷耳的意思

卷耳 [juàn ěr]

1. 又称“苓耳”。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有茸毛。叶对生。春季开白花。分布于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各地。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

卷耳 引证解释

⒈ 菊科植物,又称“苍耳”或“枲耳”。

《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 传:“卷耳,苓耳也。”
朱熹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如盘。”

⒉ 石竹科植物。多年簇生草本,根状茎细长,茎基部匍匐,上部直立,绿色并常带淡紫红色。花白色,种子肾形略扁,褐色。生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分布于我国 东北、华北 及 欧 亚 温带其他地区。

⒊ 《诗·周南》篇名。 《诗序》说此诗是写后妃“辅助君子”,“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外无险詖私謁之心”。 朱熹 则谓“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

宋 秦观 《代中书舍人谢上表》:“虽节俭正直,在位若《羔羊》之时;而思念忧勤,进贤如《卷耳》之际。”
明 谢谠 《四喜记·翠阁耽思》:“深情免使傍人议,嗟我怀人天际,专一须看《卷耳》书。”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诗﹞有託为其人之言寓意者,《卷耳》、《江有汜》、《采緑》之类是也。”


国语词典

卷耳 [juàn ěr]

⒈ 植物名。石竹科卷耳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约三十公分,全株被细毛。叶对生,呈长卵形。春夏间开白色小花。果实为圆柱形蒴果。嫩叶可供食用。

⒉ 《诗经·周南》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卷耳,后妃之志也。」或亦指行役者思家之诗。首章二句为:「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一年生草,茎叶皆有微毛,叶作 长卵形,对生无柄;嫩叶可食。


卷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陟释义:⒈《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⒉三次升官。
    • 2.
      倾筐释义:⒈《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 传:“顷筐,畚属,易盈之器也。”陆德明 释文:“《韩诗》云:‘顷筐,欹筐也。’…… 何休 云:‘草器也。’”“顷筐”本指一种斜口的筐子。后亦以“倾筐”指倾倒筐子。《晋书·殷仲堪传》:“行者倾筐以顾念,居者吁嗟以待延。”唐 杜甫《园人送瓜》诗:“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唐 钱起《酬长孙绎蓝溪寄杏》诗:“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⒉《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小序云:“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旧时因以“
    • 3.
      周行释义:⒈大路。《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朱熹 集传:“周行,大路也。”⒉周 官的行列。《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 周 行。”毛 传:“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 周 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唐 王维《请施庄为寺表》:“元圣 中兴,羣生受福,臣至庸朽,得备周行。”清 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京师公卿谁旧识?与君异国共周行。”⒊至善之道。《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毛 传:“周,至;行,道也。”马瑞辰 通释:“郑 注《莱誓》云:‘至,犹善也。’是知<传>训‘周
    • 4.
      和雅释义:⒈温和文雅。 《宋书·殷琰传》:“琰 性和雅静素,寡嗜欲。”《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先生(指 邹泰和)戊戌翰林,和雅谦谨。”郭沫若《卷耳集·<召南·野有死麕>》:“你规矩些,你和雅些,不要拉我的手巾呀!”⒉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北齐 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洞穴条风,生和雅之曲;圆珠积水,流清妙之音。”《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及奏《黄钟》之调,帝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⒊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清 陈廷焯《白雨斋
    • 5.
      枲耳释义:草名。 即卷耳。也称苍耳。
    • 6.
      爵耳释义:即卷耳。
    • 7.
      痡瘏释义:疲病。语本《诗·周南·卷耳》:“我马瘏矣,我僕痡矣。”
    • 8.
      瘣隤释义:疲病。 语本《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毛 传:“虺隤,病也。”汉 焦赣《易林·师之临》:“玄黄瘣隤,行者劳罢;役夫憔悴,踰时不归。”
    • 9.
      秽黩释义:污浊;淫乱。 《宋书·萧思话传》:“﹝ 萧思话 ﹞所至虽无皦皦清节,亦无秽黷之累。”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金瓶梅》:“去年抵輦下,从 邱工部 六区(志充)得寓目焉,仅首卷耳,而秽黷百端,背伦灭理,几不忍读。”
    • 10.
      耳珰释义:⒈妇女的耳饰。⒉卷耳、苍耳子的别名。
    • 11.
      苓耳释义:草名,亦名卷耳。
    • 12.
      菤耳释义:卷耳。
    • 13.
      训恭释义:谓遵行恭敬之道。《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高步瀛 义疏:“《左传》,见《成十二年》。‘恭’作‘共’……《诗·卷耳》孔 疏、《仪礼·燕礼》贾 疏引皆作‘恭’。”唐 张郊《对升高判》:“《礼》经有紊,檟楚收威,实长者之训恭,何薄言之速讼。”
    • 14.
      诐谒释义:谓险詖不正,以私事谒见请托。语本《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謁之心。”《晋书·后妃传序》:“淫荒挺性,蔑西郊之礼容;婉孌含辞,作南国之奇态。詖謁由斯外入,秽德於是内宣。”《清史稿·后妃传序》:“二百数十年,壼化肃雍,詖謁盖寡,内鲜燕溺匹嫡之嫌,外絶权戚蠹国之衅,彬彬盛矣。”
    • 15.
      险谒释义:不正当的请托。语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謁之心。”孔颖达 疏:“无险詖不正私请用其亲戚之心。”《后汉书·皇后纪序》:“闺房肃雍,险謁不行也。”李贤 注:“謁,请也。言能辅佐君子,和顺恭敬,不行私謁。”《晋书·庾亮传论》:“靡不凭藉宠私,阶缘险謁。”

卷耳(juaner)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卷耳是什么意思 卷耳读音 怎么读 卷耳,拼音是juàn ěr,卷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卷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