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寇难 寇难的意思
kòunán

寇难

简体寇难
繁体寇難
拼音kòu nán
注音ㄎㄡˋ ㄋ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òu,(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组词】:盗寇。贼寇。(2) 侵略者来侵犯。【组词】:寇边。(3) 姓。

nán nàn nuó,(1) 古同“傩”。

基本含义

指外来的敌寇和灾难。

寇难的意思

寇难 [kòu nán]

1. 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寇难 引证解释

⒈ 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荀子·天论》:“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昔 献帝 东迁,逼以寇难。”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今 瀛 地震之所摧败,与 郑 之火灾, 卫 之寇难无异。”


寇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好日释义:⒈好天。 唐 王建《调笑令》词之三:“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⒉吉日。唐 岑参《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诗:“程侯 新出守,好日发行军。”《旧唐书·李忠臣传》:“监军大将固请曰:‘军行须择吉日。’忠臣 奋臂於众曰:‘焉有父母愚寇难,待拣好日方救患乎!’”清 李渔《意中缘·诳姻》:“我想男女成亲是百年大事,岂可草草。今晚的日子不大十分吉利……另选一个好日,同你完姻。”⒊特指结婚的日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只为好日来不及,感得神明之力,遣个猛虎做媒。”王古鲁 注:“吴 俗称结婚日子做
    • 2.
      岁俭释义:年成歉收。《后汉书·窦武传》:“是时 羌蛮 寇难,岁俭民饥。”《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石磨》:“﹝ 吴兴 梅溪山 ﹞其上復有盘石,正圆如车葢,恒转如磨,声若风雨。土人号为石磨。转驶则年丰,迟则岁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辽 以 上京 岁俭,復其民租税。”明 沉德符《野获编·邢部·遣使审恤之始》:“以岁俭民贫,差官不无扰民。”
    • 3.
      离隔释义:⒈分离阻隔。三国 魏 曹植《离友》诗:“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鬱悒兮情不怡。”晋 赵至《与嵇茂齐书》:“去矣 嵇生,永离隔矣!”宋 赵鼎《满江红·南渡泊舟仪真江口》词:“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⒉指隔阂,不团结。《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寇难未弭,曹叡 骄凶,辽 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周书·贺拔胜传》:“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宋 范仲淹《与朱氏书》:“勿以妇人之言渐生离隔。”⒊指使不和睦,不团结。《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周义
    • 4.
      至平释义:⒈旧指贤君在位,公道大行,人尽其力的治世。 《荀子·荣辱》:“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荀子·君道》:“故藉歛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死,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詘,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汉书·元帝纪》:“五帝三王,任贤使能,以登至平。”⒉极其公平;极其清平。三国 魏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宋 叶适《财总论二》:“夫当 仁宗 四十二年,号为本朝
    • 5.
      董督释义:统率;监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 璹 为使,董督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邵陵王 纶 持节董督众军以讨 景。”
    • 6.
      锋起释义:喻纷纷发生。锋,通“蜂”。《荀子·王制》:“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晋书·郗鉴传》:“及京师不守,寇难锋起,鉴 遂陷於 陈午 贼中。”宋 叶适《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君少年,能探请深处,语移日,精鋭锋起。”
寇难是什么意思 寇难读音 怎么读 寇难,拼音是kòu nán,寇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寇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