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 [zé tiān]
1. 谓以天为法,治理天下。语出《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唐·武后谥则天顺圣皇后,世称武则天。
则天 引证解释
⒈ 谓以天为法,治理天下。
引语出《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
汉 桓谭 《新论》:“尧 能则天者,贵其能臣 舜 禹 二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元凯分职,而则天之勋就。”
《周书·柳虯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
⒉ 唐 武后 谥 则天顺圣皇后,世称 武则天。
国语词典
则天 [zé tiān]
⒈ 语本指以天为法则。
引《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周书·卷三八·柳虬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
则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指马释义:《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按《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又《白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庄子》指、马之义,乃破 公孙龙 说,认为指马皆非实有,如果说指(概念),则天地间的一切都可说是指;如果说马,则宇宙间的万物都可说是马。后因以“一指马”喻宇宙万物之理。
- 2.
三品松释义:松树名,在 嵩山 少林寺,相传 唐 武则天 封以三品,故名。见《嵩山志》。
- 3.
三品院释义:唐 代拘囚三品以上官员的处所。 《新唐书·张锡传》:“时 苏味道 亦坐事,同被讯,繫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锡 按轡专道,神气不慑,日膳丰鲜,无损贬。”《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元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先是制狱既繁,司刑寺别置三品院以处三品以上官之下狱者。”
- 4.
上官仪释义: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初进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则天所杀。诗风华美绮丽,有“上官体”之称。又归纳诗歌中的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 5.
不征释义:不收税。 《孟子·公孙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韦昭 注:“征,税也。”
- 6.
不德释义:⒈不修德行;缺乏德行。《书·伊训》:“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孔颖达 疏:“尔惟不德,谓不修德为恶也。”《汉书·文帝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朕以不德,少遭閔凶,越在西土,迁于 唐 卫。”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军校尉 蹇硕 以帝轻佻不德,二舅好脩虚名,无股肱之才,惧不能安社稷也。”⒉不自以为有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韩非子·解老》:“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未知上德之不德
- 7.
不杀释义:⒈不断其命。《穀梁传·僖公九年》:“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杨士勋 疏:“虽盟而不歃血谓之不杀。”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武,则雷厉风行。”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不杀穷人不富’,是他的主意,他的手沾满了佃户 劳金 的红血。”⒉不尽。《醉醒石》第三回:“汤家 父母听得这话,喜欢不杀道:‘如此听凭 冯亲家 那边,择个日子便了。’”⒊不减;不衰。《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何休 注:“杀,省也。”《文选·扬雄<长杨赋>》:“意者以为
- 8.
世眼释义:⒈佛、菩萨的异名。《无量寿经》卷上:“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慧远 义疏:“佛之异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故名世眼。”《法华经·序品》:“讚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晋 法显《佛国记》:“﹝佛﹞泥洹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间眼灭,众生长悲。”⒉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五代 齐己《石竹花》诗:“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明 王鏊《震泽长语·象纬》:“今以世眼观之,日入则天晦,日出则天明,似天以日为光也。”清 赵翼《阳朔山》诗:“胡为世眼无定準,憎者詆諆爱者羡。”
- 9.
两仪释义:⒈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⒉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
- 10.
两台释义:⒈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⒉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 11.
为民请命释义: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泛指替百姓说话。《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 12.
习舌调吻释义:谓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亢仓子·君道》:“贵口道之功,则天下之人习舌调吻而饰辞矣。”
- 13.
乾封释义:晒干新筑的祭坛。封,封禅时所建的祭坛。后泛指天旱。《史记·孝武本纪》:“夏,旱。公孙卿 曰:‘黄帝 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 灵星 焉。’”张守节 正义:“苏林 曰:‘天旱欲使封土乾燥也。’颜师古 曰:‘三岁不雨,暴所封之土令乾。’”《汉书·沟洫志》:“上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乾封少雨。”唐 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云雨由来随六龙,玉泥瑶检不乾封。”一说,祭祀而不立神主谓“乾封”。见《史记·孝武本纪》裴骃 集解引 如淳 说。
- 14.
乾陵释义:唐高宗 与 武则天 的合葬墓,在 陕西 乾县 梁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马、石狮、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是 唐 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解放后,对 乾陵 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如 永泰公主、懿德太子 及 章怀太子 墓等,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
- 15.
二圣释义:唐高宗、武则天。
- 16.
二张释义:⒈指隋张虔威与张衡。 ⒉指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⒊指宋代的张戬、张载兄弟。
- 17.
云稼释义: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褰裳而涉 汶阳 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 ”后因用“云稼”形容茂盛的庄稼。
- 18.
云韶府释义:唐 教坊。唐 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旧唐书·职官志二》:“内教坊。武德 已来,置於禁中,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人充使,则天 改为云韶府,神龙 復为教坊。”《新唐书·百官志三》:“﹝内教坊﹞ 武后 如意 元年改曰云韶府。”
- 19.
五狗释义:指 唐 武则天 当政时,其侄 武三思 的五个心腹。
- 20.
五郎释义:唐 武则天 宠臣 张易之 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