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牧司 牧司的意思

牧司

简体牧司
繁体
拼音mù sī
注音ㄇㄨˋ ㄙ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放养牲口。【组词】: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2) 治。【例句】:牧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组词】:州牧。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基本含义

指管理和统领。

牧司的意思

牧司 [mù sī]

1. 监督举发。

3. 管民政的地方官。

牧司 引证解释

⒈ 监督举发。

《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司马贞 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
《史记·酷吏列传》:“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

⒉ 管民政的地方官。

《晋书·李重传》:“汉 革其弊,斟酌 周 秦,并建侯守,亦使分土有定,而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事合圣典,比踪三代。”
《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国语词典

牧司 [mù sī]

⒈ 司察。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王温舒传》:「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

⒉ 治民的官吏。

《晋书·卷一五·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广陵,丹徒南城,非旧地。」

⒊ 互相纠发。

《史记·卷六八·商君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牧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格长释义:亦作“伯落长”。 伯,通“陌”。格,通“落”。古代设置在街陌村落的督长。《史记·酷吏列传》:“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姦,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格﹞,一作‘落’。古村落字亦作‘格’。街陌屯落皆设督长也。”司马贞 索隐:“伯音阡陌,格音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汉书·酷吏传·王温舒》作“伯落长”。
    • 2.
      皮剥所释义:宋 代群牧司所属官署名。掌割剥死亡的马牛驴骡等。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皮剥所》:“《宋朝会要》曰:‘皮剥所,开宝 二年置。’”
    • 3.
      群牧判官释义:群牧司(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的判官。
    • 4.
      遗黎释义:⒈亦作“遗黧”。亡国之民。《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丹徒 南城,非旧土也。”唐 唐彦谦《邓艾庙》诗:“昭烈 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 譙周。”清 方文《宋遗民咏·吴子昭雯》:“是时草莽间,尚有遗黎在。”⒉指沦陷区的人民。宋 苏辙《送李诚之知瀛州》诗:“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⒊劫后残留的人民。《旧唐书·裴度传》:“度 乃约法,唯盗贼鬭杀外,餘尽除之,其往来者,不復以昼夜为限,於是 蔡 之遗黎始知有生人之乐。”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时甫离兵火,遗黎反侧未安。

牧司(m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牧司是什么意思 牧司读音 怎么读 牧司,拼音是mù sī,牧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牧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