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小敛 小敛的意思
xiǎoliǎn

小敛

简体小敛
繁体小斂
拼音xiǎo liǎn
注音ㄒ一ㄠˇ ㄌ一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ǎo,(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组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组词】: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 时间短。【组词】:小坐。小住。(4) 年幼小,排行最末。【组词】:小孩。(5) 谦辞。【组词】:小弟。小可。小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6) 妾。【组词】:小房。

liǎn,(1) 收拢,聚集。【组词】:敛钱。敛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敛容。敛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敛。聚敛。(2) 征收。【组词】:横征暴敛。(3) 收束,约束。【组词】:敛迹。敛手(➊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➋拱手,表示恭敬)。敛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敛抑。敛步。

基本含义

节俭、收敛

小敛的意思

小敛 [xiǎo liǎn]

1. 亦作“小殓”。旧时丧礼之一,给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等。称死者入棺而未加盖为小殓。

小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小殮”。

⒉ 旧时丧礼之一,给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等。

《仪礼·既夕礼》:“小敛辟奠不出室。”
《礼记·丧大记》:“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
《太平广记》卷三百引 唐 萧时和 《杜鹏举传》:“﹝ 鹏举 ﹞一夕暴卒,亲宾将具小殮。”
清 沉赤水 《寒夜丛谈·谈礼》:“古所谓小敛者,尸沐浴著衣毕,乃韜之以冒,不使人见其尸形,再用布绞束之,缩者一,横者三,裹以复衾。”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幕第二章:“‘那天小殓,’ 吕须 指示怀中,‘从他这儿搜出的。’”

⒊ 称死者入棺而未加盖为小殓。

巴金 《家》三五:“人们把老太爷的尸体沐浴过了,穿上殓衣,于是举行小殓,使死者舒舒服服地躺在棺材里。”


国语词典

小敛 [xiǎo liǎn]

⒈ 一种丧礼的仪式,即为死者加敛衣。

《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
《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是日,夜,下竹使符告郡国二千石、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器尽哀,小敛如礼。」


小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释义:⒈表数量。用于条状物。物由两条以上合成者,称其一条为一股。《礼记·杂记上》“小敛环絰,公大夫士一也”汉 郑玄 注:“环絰者一股,所谓缠絰也。”唐 白居易《长恨歌》:“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黄金合分鈿。”⒉表数量。指一支。《红楼梦》第五回:“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⒊表数量。用于水流、气流、道路等。元 尚仲贤《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台。”《西游记》第一回:“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不料这酒泼在地下,忽然唿的一声,冒上一股火来。”
    • 2.
      三踊释义:古代丧礼,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哀痛。凡初死、小敛、大敛皆哭踊,谓之三踊。
    • 3.
      复衣释义:有衣里,内可装入绵絮的衣服。《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孝武 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箸复衣,但箸单练衫五六重,夜则累茵褥。”《南史·徐嗣伯传》:“时直閤将军 房伯玉 服五石散十许剂,无益,更患冷,夏日常复衣,嗣伯 为诊之。”
    • 4.
      小殓释义:见“小敛”。
    • 5.
      布绞释义:古代小敛时束尸用的布带。
    • 6.
      帷堂释义:⒈古代丧礼,小殓前没帷幕于堂上。《礼记·檀弓上》:“曾子 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 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左传·文公十五年》:“声己 不视,帷堂而哭。”⒉张挂帷幕的殿堂。隋 江总《卞山楚庙》诗:“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
    • 7.
      悬壶代哭释义: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 注:“代,更也。未殯,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南朝 陈 徐陵《报尹义尚书》:“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歷春冬。”
    • 8.
      正棺释义:将死人小敛之后,移放到堂上。《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何休 注:“正棺者,象既小敛夷於堂。”
    • 9.
      祖庭释义:⒈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於户内,大敛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 ”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唐 李端《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唐 李商隐《重祭外舅司徒公文》:“属纊之夕,不得闻启手之言;祖庭之时,不得在执紼之列。”⒉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走进三藏禪林,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随笔》1979年第2集:“唐 朝 惠能 和尚继承五祖衣钵,从 湖北省 黄梅 东山寺 到此定居,遂成禅宗正统
    • 10.
      袒括释义:古丧礼,死者已小敛,吊丧者袒衣括发而吊。 语出《礼记·檀弓上》:“主人既小敛,袒、括髮。”《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何子平 ﹞母丧去官,哀毁踰礼,每至哭踊,顿絶方苏。值 大明 末,东土飢荒,继以师旅,八年不得营葬,昼夜号絶擗踊,不闋俄顷,叫慕之音,常如袒括之日。”《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与 齐王 异生,俱非正嫡,特为吾意,今袒括是同。”清 方文《述哀》诗:“浹旬书始到,旅次聊袒括。”
    • 11.
      褶衣释义:⒈夹衣。《礼记·丧服大记》:“君褶衣褶衾,大夫士犹小敛也。”郑玄 注:“褶,袷也。君衣尚多,去其著也。”⒉裤褶服中的上衣。《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四年》“以其褶袖缚之”元 胡三省 注:“褶,音习,布褶衣也,今之宽袖。”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一节:“自北族的裤褶服盛行后,南人也采而服之,但毕竟在朝会或礼仪中,这样装束是不符合仪表的严肃感。因此南人就将上身的褶衣,加大了袖管,下身的裤管也加大了。”
    • 12.
      赐族释义:犹赐氏。《春秋·隐公八年》“冬十有二月,无骇 卒”晋 杜预 注:“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卒而后赐族,故不书氏。”《左传·隐公八年》“无骇 卒”杨伯峻 注:“族与姓氏之氏同义。毛奇龄《经问》云:‘氏与族原无分别,襄仲 以“仲”为氏,以“东门”为族,而《春秋》呼 襄仲 之子为 东门氏,则族亦称氏。’”
    • 13.
      辟奠释义:⒈指古代举行丧礼小敛时,搬移祭品。⒉泛指撤去酒食。
    • 14.
      锦冒释义:国君死后小敛时用于裹尸的黑色锦囊。
    • 15.
      黼杀释义:古代贵族死后小敛前套在下半身、半边不缝合的尸袋,绛色丝质,画有黑白斧形。

小敛(xiaol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小敛是什么意思 小敛读音 怎么读 小敛,拼音是xiǎo liǎn,小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小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