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画 书画的意思
shūhuà

书画

简体书画
繁体書畫
拼音shū huà
注音ㄕㄨ ㄏㄨ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huà,(1) 绘图。【组词】: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2) 图像。【组词】: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3) 写,签押,署名。【组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组词】: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5) 字的一笔称一画。【组词】:笔画。(6) 同“划”。

基本含义

指书法和绘画,泛指文学艺术。

书画的意思

书画 [shū huà]

1. 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和绘画。

书画展览会。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书画 引证解释

⒈ 书法和绘画。

《隶释·汉张平子碑》:“音乐书画之艺,方技博弈之巧。”
唐 杜甫 《观薛少保书画壁》诗:“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为各种木镌的书画和匾额所布满。”


国语词典

书画 [shū huà]

⒈ 书法与绘画等艺术作品。

《新唐书·卷八一·三宗诸子传·惠文太子范传》:「又聚书画,皆世所珍者。」
唐·杜甫〈观薛少保书画壁〉诗:「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字画

⒉ 写字和画图。


书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字画释义:书画:名人字画。

书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点释义:⒈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⒉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⒊一方面,一部分。⒋一小时。
    • 2.
      一联释义:⒈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秦会之 丞相卒,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丰 以其姓 魏,遂以‘晋絳 和戎’对‘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⒉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⒊一连串。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马克思进文庙》、《文艺家的觉悟》、《
    • 3.
      一轴释义:表数量。用于诗文、书画等,犹言一幅,一卷,一篇。
    • 4.
      七观帖释义:法帖名。 元 翰林学士 程鉅夫 致仕南归,翰林侍讲学士 袁桷 撰《七观》以送之,书画家 赵孟頫 为之书写。后世作为学习写字的样本,称为“七观帖”。 元 赵孟頫 《<七观>跋》:“《七观》者,翰林待制 袁公 桷 之所作也。何为而作也?翰林承旨 程公 请老而归, 袁公 作此以送之也……僕虽衰老目昏,不觉援笔为书一通。若 袁公 不以笔札之陋,刻诸坚石,庶几词翰相须之义,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美谈云尔。”参阅《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九。
    • 5.
      三吴释义:⒈地名。 晋 指 吴兴、吴郡、会稽。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永建 中,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会稽)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以东为 会稽。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 其一焉。”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逸少 右军,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⒉地名。唐 指 吴兴、吴郡、丹阳。《通典·州郡十二》:“苏州,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丹阳 为 三吴。齐 因之。陈
    • 6.
      三尺轴释义:指书画裱成的三尺长短的条幅。
    • 7.
      三李释义:⒈北魏 李诜、李灵、李遐 的合称。《魏书·高允传》:“赵 实名区,世多奇士,山岳所钟,挺生三 李。”⒉唐 李德裕、宋 李光、李纲 先后贬官 崖州(今 广东省 琼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与 胡铨、赵鼎 五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苏軾、胡銓 传雅什,赵 公三 李 标名节。”⒊宋 舒州 李公麟、李元中 工书画,李亮工 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元祐 中,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黄 游,两集中有
    • 8.
      上款释义:书画家为人写字绘画、一般人写信或送人礼品时,在这些东西上面所题的对方的名字、称呼等。
    • 9.
      下款释义:在给人的信件、礼物、书画等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名字。
    • 10.
      中条释义:⒈谓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项。 《礼记·王制》“凡执技,论力”唐 孔颖达 疏:“执技之事凡有三条……中条论执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医卜之等。”⒉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尺寸较大的字画。也叫“中堂”。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 11.
      中锋用笔释义:中锋用笔,就是在书画行笔也可以,但是要解释清楚,偏锋的部位,当时的使用状态。中锋用笔,在运笔时,还须有一定的技巧,清代书法家刘煦载提出“逆入,涩行,紧收”的观点,这六个字高度的概括了书写的全部用笔技巧。就是说,入笔时用逆锋,中间的运笔阶段涩行,笔画的末端收笔时使用回锋。
    • 12.
      临摹释义:复制或模仿绘画或书法原作。是学习书画技法的途径。临:照着原本写或画。摹(mó):用薄纸蒙在原本上面写或画:临摹碑帖。
    • 13.
      临本释义:谓摹写出来的书画复制本。
    • 14.
      临笔释义:⒈谓执笔之际。⒉指临摹的书画。
    • 15.
      书画释义: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的书法和绘画:书画展览会。
    • 16.
      书画同源释义: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
    • 17.
      书画舫释义:见“书画船”。
    • 18.
      书画船释义:北宋 书画家 米芾 曾任 江 淮 发运,于船上揭牌,称“米 家书画船”。后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 19.
      乱真释义: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伪(多指古玩、书画):以假乱真。复制精细,几可乱真。
    • 20.
      今隶释义: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 秦 程邈 所创,称 汉 隶,又称古隶;楷书自 汉 隶演化而来,相传为 三国 魏 钟繇 所创,称今隶。明 李贽《初潭集·师友四·书画》:“郡人 王次仲 少有异志,弱冠,变 苍頡 旧文为今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当 汉 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燐,当为今隶之极盛矣。”

书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点释义:⒈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⒉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⒊一方面,一部分。⒋一小时。
    • 2.
      一联释义:⒈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秦会之 丞相卒,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丰 以其姓 魏,遂以‘晋絳 和戎’对‘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⒉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⒊一连串。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马克思进文庙》、《文艺家的觉悟》、《
    • 3.
      一轴释义:表数量。用于诗文、书画等,犹言一幅,一卷,一篇。
    • 4.
      七观帖释义:法帖名。 元 翰林学士 程鉅夫 致仕南归,翰林侍讲学士 袁桷 撰《七观》以送之,书画家 赵孟頫 为之书写。后世作为学习写字的样本,称为“七观帖”。 元 赵孟頫 《<七观>跋》:“《七观》者,翰林待制 袁公 桷 之所作也。何为而作也?翰林承旨 程公 请老而归, 袁公 作此以送之也……僕虽衰老目昏,不觉援笔为书一通。若 袁公 不以笔札之陋,刻诸坚石,庶几词翰相须之义,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美谈云尔。”参阅《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九。
    • 5.
      三吴释义:⒈地名。 晋 指 吴兴、吴郡、会稽。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永建 中,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会稽)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以东为 会稽。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 其一焉。”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逸少 右军,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⒉地名。唐 指 吴兴、吴郡、丹阳。《通典·州郡十二》:“苏州,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丹阳 为 三吴。齐 因之。陈
    • 6.
      三尺轴释义:指书画裱成的三尺长短的条幅。
    • 7.
      三李释义:⒈北魏 李诜、李灵、李遐 的合称。《魏书·高允传》:“赵 实名区,世多奇士,山岳所钟,挺生三 李。”⒉唐 李德裕、宋 李光、李纲 先后贬官 崖州(今 广东省 琼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与 胡铨、赵鼎 五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苏軾、胡銓 传雅什,赵 公三 李 标名节。”⒊宋 舒州 李公麟、李元中 工书画,李亮工 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元祐 中,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黄 游,两集中有
    • 8.
      上款释义:书画家为人写字绘画、一般人写信或送人礼品时,在这些东西上面所题的对方的名字、称呼等。
    • 9.
      下款释义:在给人的信件、礼物、书画等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名字。
    • 10.
      中条释义:⒈谓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项。 《礼记·王制》“凡执技,论力”唐 孔颖达 疏:“执技之事凡有三条……中条论执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医卜之等。”⒉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尺寸较大的字画。也叫“中堂”。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 11.
      中锋用笔释义:中锋用笔,就是在书画行笔也可以,但是要解释清楚,偏锋的部位,当时的使用状态。中锋用笔,在运笔时,还须有一定的技巧,清代书法家刘煦载提出“逆入,涩行,紧收”的观点,这六个字高度的概括了书写的全部用笔技巧。就是说,入笔时用逆锋,中间的运笔阶段涩行,笔画的末端收笔时使用回锋。
    • 12.
      临摹释义:复制或模仿绘画或书法原作。是学习书画技法的途径。临:照着原本写或画。摹(mó):用薄纸蒙在原本上面写或画:临摹碑帖。
    • 13.
      临本释义:谓摹写出来的书画复制本。
    • 14.
      临笔释义:⒈谓执笔之际。⒉指临摹的书画。
    • 15.
      书画释义: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的书法和绘画:书画展览会。
    • 16.
      书画同源释义: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
    • 17.
      书画舫释义:见“书画船”。
    • 18.
      书画船释义:北宋 书画家 米芾 曾任 江 淮 发运,于船上揭牌,称“米 家书画船”。后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 19.
      乱真释义: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伪(多指古玩、书画):以假乱真。复制精细,几可乱真。
    • 20.
      今隶释义: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 秦 程邈 所创,称 汉 隶,又称古隶;楷书自 汉 隶演化而来,相传为 三国 魏 钟繇 所创,称今隶。明 李贽《初潭集·师友四·书画》:“郡人 王次仲 少有异志,弱冠,变 苍頡 旧文为今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当 汉 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燐,当为今隶之极盛矣。”

书画造句

1.前一时期;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黄色书画;简直不堪入目。

2.老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机杼、惊时动俗啊!

3.他的书画让人看了赞不绝口。

4.我是一个正直诚实心地善良的农民的市民,是一个商人一个书画爱好者还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勇士。

5.爸爸带我参观了北京市少年书画展览。

6.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都是形容女孩优秀的。

7.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

8.她从小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书画(shuhu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画是什么意思 书画读音 怎么读 书画,拼音是shū huà,书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