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骑省 骑省的意思
shěng

骑省

简体骑省
繁体騎省
拼音qí shěng
注音ㄑㄧˊ ㄕ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组词】: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 兼跨两边。【组词】:骑缝盖章。(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组词】:坐骑。(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组词】:轻骑。铁骑。车骑。(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组词】:千骑。千乘万骑。

shěng xǐng,(1) 地方行政区域。【组词】:省份。省会。(2) 节约,不费。【组词】:省钱。省事。省吃俭用。(3) 简易,减免。【组词】:省略。省称。省写。(4) 中国古官署名。【例句】:中书省(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5) 古代称王宫禁地。【组词】:省中。省闼(禁中)。(1) 检查。【例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2) 知觉,觉悟。【组词】:省悟。发人深省。(3) 看望父母、尊亲。【组词】:省亲。省视。

基本含义

形容管理不善,责任不明确。

骑省的意思

骑省 [qí shěng]

2. 官署名。唐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3. 指潘岳。语本晋潘岳《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骑省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鷄鸣謁 建章。”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⒉ 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骑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潘年释义:晋 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唐 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诗:“烦君强著 潘 年比,骑省风流詎可齐。”唐 李山甫《蒲关西道中作》诗:“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 潘 年鬢已斑。”
    • 2.
      竺寒释义:严寒。 竺,通“篤”。明 杨慎《孝友后华李子玉讄》:“弟官官师十餘年,时单骑省之,虽竺寒酷暑不避也。”
    • 3.
      貂却释义:亦作“貂却”。亦作“貂脚”。唐 时指散骑常侍,以貂尾为冠饰,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因其职闲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许孟容 守常侍,朝中鄙此官,号曰‘貂却’,固不能为人延誉也。相国始以所业求知,谋於诸 柳,诸 柳 与导行卷去处。先令投謁 许常侍,相国果诣骑省,高阳公 慙谢曰:‘某官绪极閒冷,不足发君子声采。’”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南史》:“宋孝建 三年,孝武 欲重其选,于是吏部尚书 颜竣 以黄门侍郎 孔覬、司徒右长史 王景文 应举,既而常侍之选復卑。是则貂脚之名,不待 唐 代矣。”清
    • 4.
      骑省释义:⒈官署名。 ⒉指潘岳。语本晋潘岳《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唐钱起《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清褚继曾《<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骑省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苏臺留紫玉之迹。”

骑省(qi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骑省是什么意思 骑省读音 怎么读 骑省,拼音是qí shěng,骑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骑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