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党人碑 党人碑的意思
dǎngrénbēi

党人碑

简体党人碑
繁体黨人碑
拼音dǎng rén bēi
注音ㄉㄤˇ ㄖㄣˊ ㄅㄟ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ng,(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组词】: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组词】:党羽。朋党。死党。(3) 指亲族。【组词】:父党。母党。妻党。(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bēi, ◎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组词】: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基本含义

指忠诚、正直的人。

党人碑的意思

党人碑 [dǎng rén bēi]

1. 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绍圣元年章惇为相,复熙丰之制,斥司马光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为宰相,尽复绍圣之法,并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

党人碑 引证解释

⒈ 宋哲宗 元祐 元年, 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 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 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参阅《宋史·徽宗纪》、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明 何景明 《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
柳亚子 《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


党人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党人碑释义:宋哲宗 元祐 元年,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明 何景明《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柳亚子《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参阅《宋史·徽宗纪》、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 2.
      党碑释义:即党人碑。
    • 3.
      党籍碑释义:即党人碑。
    • 4.
      破巢释义:破毁了的鸟巢。常用以比喻破灭的家族。《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融 有二子,年尚少,时方在家,对坐弈棋。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将斩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此事作“覆巢”。清 陈维崧《沁园春·桐川杨竹如刺史招饮剧演党人碑即席》词:“叹家世 膺 滂,破巢剩垒,丹青 褒 鄂,硬箭强弓。”
    • 5.
      膺滂释义:东汉 李膺、范滂 的并称。两人均因党锢被害。后借用为遭受党祸的典实。清 龚鼎孳《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十年兰艾天难问,诸子 膺 滂 事可怜。”清 陈维崧《沁园春·桐川杨竹如刺史招饮剧演党人碑即席有作》词:“叹家世 膺 滂,破巢剩垒;丹青 褒 鄂,硬箭强弓。”
党人碑是什么意思 党人碑读音 怎么读 党人碑,拼音是dǎng rén bēi,党人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党人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