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土茯苓 土茯苓的意思
líng

土茯苓

简体土茯苓
繁体
拼音tǔ fú líng
注音ㄊㄨˇ ㄈㄨˊ ㄌ一ㄥ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fú, ◎ 〔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类植物,皮黑色,有皱纹,内部白色或粉红色;包含松根的称“茯神”,均可入药,亦可食。

líng,(1) 指“茯苓”。(2)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3) 古同“零”,零落。

基本含义

指非常朴实、质朴的人或事物。

土茯苓的意思

土茯苓 [tǔ fú líng]

1. 又称“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土茯苓 引证解释

⒈ 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 亚洲 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鸭子,连缀而生……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


土茯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土茯苓丸释义:土茯苓丸--组成有土茯苓30g,白鲜皮125g,山豆根250g,草河车250g,黄药子125g,夏枯草250g。
    • 2.
      土茯苓散释义:组成:土茯苓1两,白茯苓3钱,薏仁5钱,肉桂3分,金银花1两,人参2钱,白术2钱,车前子2钱。
    • 3.
      土茯苓释义: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 亚洲 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鸭子,连缀而生……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
    • 4.
      龟芩膏释义:主要原料有龟板、土茯苓等,主要功效是养生食疗,不含防腐剂。
土茯苓是什么意思 土茯苓读音 怎么读 土茯苓,拼音是tǔ fú líng,土茯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土茯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