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 [lěng rè]
1. 冷和热。
3. 喻指地位的清闲显要或势力的盛衰。
冷热 引证解释
⒈ 冷和热。
引《晋书·王沉传》:“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
《云笈七籤》卷七五:“虽明服法,未明冷热。”
⒉ 喻指地位的清闲显要或势力的盛衰。
引唐 白居易 《再授宾客分司》诗:“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
《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昔日炎炎今寂寂,莫将冷热向人夸。”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三十:“酕醄不辨人,醉眼看冷热。”
老舍 《蜕》第三:“可是身份的高低还到底在‘缺’的肥瘦冷热上去分,他当然看不起教育局长。”
冷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冷不热释义: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 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 2.
乍暖还寒释义: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 3.
凉暄释义:冷热。
- 4.
可口释义:食品、饮料适合口味或冷热适宜:吃着家乡菜,觉得特别可口。
- 5.
如神圆释义:一种药名,主治治一切冷热气,消癖气,和脾胃,补下元。
- 6.
寒暖释义:冷热;寒冷和温暖。
- 7.
寒煖释义:亦作“寒暖”。冷热;寒冷和温暖。《礼记·王制》:“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煖燥湿。”《宋书·律历志上》:“以六十律分一朞之日,黄钟自冬至始,及冬至而復,阴阳寒煖风雨之占於是生焉。”沉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拨剌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
- 8.
寒燠释义:⒈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阴阳相沴,寒燠繆节。”清 赵翼《渔塘》诗:“维桑可御寒,维柳可纳凉,寒燠各有资,此亦经济方。”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风物清华,彼此都是外籍,又无聚族而居的排外恶习,自然不会发生嫉视异乡人的心理。”⒉借指时间。一寒一燠,代表一年。清 陈确《与刘伯绳
- 9.
易切削铜释义:适用于自动车床、数控车床加工有生态环保和卫生安全要求的产品,如电子、电讯、电气接插件、照相器具联接件,家电、五金、饮用水工程的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的铸造和冷热成型、易切削零部件制造业。
- 10.
温凉玉斝释义:传说 秦国 的宝物。杯中饮料的冷热随人而宜。
- 11.
温度释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增加或减少。
- 12.
炎冷释义:犹冷热。
- 13.
热度释义:⒈冷热的程度:物体燃烧需要一定的热度。⒉指高于正常的体温:打了一针,热度已经退了。⒊指热情:搞实验,要持之以恒,不能只有五分钟的热度。
- 14.
獐骨汤释义:是一种药名,主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
- 15.
疟疾释义: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蚊子传播,周期性发作。症状是发冷发热,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有的地区叫冷热病。
- 16.
痎市释义:隔日一次的集市。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又 蜀 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痎疟之一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
- 17.
胃病释义:中医指六腑病候之一。 泛指胃的病变。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冷热不适;或胃气虚弱,胃阴不足等,影响胃的受纳和消化。临床表现以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恶心,嗳气为主症。
- 18.
舛错释义:⒈错乱;不正确:引文舛错。 ⒉交错:冷热舛错。
- 19.
适中释义:⒈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冷热适中。 身材适中。⒉位置不偏于哪一面:地点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