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yìng yī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组词】: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组词】:应邀。应聘。应考。(3) 顺合,适合。【组词】: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 对待。【组词】:应付。应变。应酬。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1. 外面进攻,并得到里面接应。
例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英[collaborate from within with forces from without;]
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引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拏他,有何不可也。”
《水浒传》第五九回:“华州 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黑老蔡 跟岗楼上一部分伪军早接好头,这时候里应外合,不发一枪一弹,就把两个岗楼全拿下了。”
⒉ 泛指内外互相策应。
引《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邢权 与 兰花 两个,里应外合,使心设计。”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旺 也思量没甚好处了,与老婆商议,叫他做脚,里应外合,把银两首饰,偷得罄尽,两口儿连夜走了。”
⒈ 外面围攻,里面接应。里外相互配合。元·无名氏也作「里勾外连」、「外合里应」。
引《云台门·第三折》:「再请陈州太守马援,并太行郅恽等,选日里应外合,若破了巨无霸,便得汉室中兴也。」
《平妖传·第七回》:「夜间里应外合,明火执杖,打劫了若干东西去。」
1.我军里应外合,彻底歼灭了敌军。
2.要攻破他们的毒窟,得里应外合,才有可能将所有毒枭一网打尽。
3.我军里应外合,全歼了守敌。
4.李连长和王排长商量,决定这次攻城不用硬攻,先暗中联络城中的地下党,里应外合。
5.杨子荣打入匪巢,与小分队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消灭了座山雕这股土匪。
6.我们在敌人内部加强策反工作,这样里应外合,用不了多久,敌人的城防就会崩溃的。
7.要攻破他们的毒窟,得里应外合,才有可能将所有毒梟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