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柴 [mù chái]
1. 用来做柴火的木头。
英[firewood;]
木柴 引证解释
⒈ 木寨。以树木围成的守望的营垒。
引《汉书·匈奴传下》:“起塞以来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纪。”
颜师古 注:“僵落,谓山上树木摧折或立死枯僵堕落者。”
⒉ 作燃料或引火等用的小块木头。
引杨朔 《鸭绿江南北》:“许多 朝鲜 战士点起一堆一堆的木柴照着亮。”
国语词典
木柴 [mù chái]
⒈ 作燃料或引火用的小块木头。
近木料 木材
木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木材释义:树木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材料。
- 2.
木料释义:初步加工后具有一定形状的木材。
木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块柴释义:方言。 烧火用的木柴,也叫劈柴。
- 2.
僵落释义:枯死坠落。 《汉书·匈奴传下》:“起塞以来,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颜师古 注:“僵落,谓山上树木摧折,或立死枯僵堕落者。”
- 3.
化炭释义:这一首诗是借木柴化炭的过程比喻悟禅。
- 4.
固体燃料释义:能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固态可燃性物质。大多是含碳物质或碳氢化合物。天然的有泥炭、煤、油页岩和木柴等。经加工过的有焦炭、半焦、木炭和煤砖等。其特殊品种有固体酒精、固体汽油和固体火箭燃料等。
- 5.
寒木释义:⒈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⒉泛指寒天的树木。⒊指木柴。
- 6.
引火释义:把燃料点着,特指用燃烧着的东西把燃料点着:用木柴引火。
- 7.
抱薪救火释义: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抛掷。薪:柴草。
- 8.
拨火棍释义:一条装手柄,另一头变曲或带钩,用来调整或翻动燃烧的木柴或煤炭(如在壁炉)或类似的燃烧材料。
- 9.
搆火释义:⒈聚起木柴生火。搆,通“篝”。《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於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傍,将自焚焉。”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玄宗 得其药,喜。尽出左右,独搆火殿中。”⒉指用柴堆烧起的火,即篝火。宋 苏辙《三游洞》诗:“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搆火青如燐。”
- 10.
救焚投薪释义:焚:火灾;薪:柴草。 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11.
救火投薪释义: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12.
救焚益薪释义: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13.
木柈释义:⒈木盘子。 柈,同“槃”、“盘”。⒉方言。劈开的木柴。
- 14.
构火释义:⒈置火笼中。 构,通“篝”。⒉搆火:聚起木柴生火。搆,通“篝”。⒊指用柴堆烧起的火,即篝火。
- 15.
柴丬释义:⒈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作燃料用。 ⒉指做柴薪用的小片林木。
- 16.
柴市释义:⒈木柴交易处。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我那功名在翰林院出职,可则剗地着我在柴市里迁除。”⒉南宋 民族英雄 文天祥 就义处。其地当即今 北京市 宣武门 外 菜市口,菜市 为 柴市 音转;一说为 菜市口 以西的旧 柴炭市。清 黄遵宪《和平里行》:“公魂归天在 柴市,今日邻军犹设祭。”参阅 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五、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文丞相祠》、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庙记》。
- 17.
柴爿释义: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作燃料用;指做柴薪用的小片林木。
- 18.
柴粟释义:木柴和粟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
- 19.
栗薪释义:劈木柴。
- 20.
桑薪释义:桑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