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和 气和的意思

气和

简体气和
繁体氣和
拼音qì hé
注音ㄑㄧˋ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基本含义

和谐相处,没有矛盾或争执。

气和的意思

气和 [qì hé]

1. 气候调和。

3. 态度和蔼。

气和 引证解释

⒈ 气候调和。

《管子·幼官》:“会请命於天地,知气和则生物从。”

⒉ 态度和蔼。

《三国志平话》卷上:“关公 见 张飞 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


气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切合释义:十分符合:切合实际。
    • 2.
      吻合释义:⒈完全符合:双方意见吻合。⒉医学上指把器官的两个断裂面连接起来:肠吻合。动脉吻合。
    • 3.
      符合释义:(数量、形状、情节等)相合:符合事实。 这些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
    • 4.
      适合释义: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过去的经验未必适合当前的情况。

气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性释义:⒈佛教名词。 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⒉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⒊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⒋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 2.
      三焦释义:中医学名词。 指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等。分别属于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三焦是体内脏腑功能的综合,也是气和水液运行的通路。
    • 3.
      不动声色释义: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 4.
      不服周释义:武汉人说话的特色词汇,据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常用于不服气和不甘心的时候。
    • 5.
      中朔释义: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孙诒让 正义:“《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汉 徐干《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
    • 6.
      中气释义:⒈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十二个中气。⒉中医指中焦脾胃之气,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都有作用。⒊戏曲演唱上指呼吸量,唱的时候呼吸量大,能够自由控制,叫做中气足。
    • 7.
      九和释义:⒈指秋天。《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声,治湿气,用九数。” 尹知章 注:“金成数九,金气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⒉香名。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香》:“三洞珠囊:天人玉女,持罗天香案玉炉,烧九和香。”
    • 8.
      云芝释义:⒈云气和芝草。⒉灵芝。
    • 9.
      五和释义:⒈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⒉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⒊谓五味调和。
    • 10.
      五氧化二磷释义:。 白色粉末。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极易与水化合生成磷酸。由白磷在充足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而得。常用以干燥中性或酸性气体或液体,在有机合成中作脱水剂。
    • 11.
      交泰释义:⒈《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⒉指君臣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
    • 12.
      体循环释义: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过动脉、毛细血管,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各组织,并把各组织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带走,经过静脉流回右心室。 血液的这种循环叫做体循环。也叫大循环。
    • 13.
      余勇释义:谓有未尽的勇气和力量。
    • 14.
      余风遗文释义: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 15.
      元朔释义: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 16.
      公用事业释义:城市和乡镇中供居民使用的通信、电力、自来水、天然气和煤气、公共交通等企业的统称。
    • 17.
      切而散之释义: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宜散,是针刺前对穴位的操作,有益于得气和增加治疗效果。
    • 18.
      勇力释义:勇气和力量:勇力过人。
    • 19.
      十二节释义:⒈中医基础术语,包括四个含义:⒉时令。自汉代历法开始,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中又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 20.
      升力释义:空气和物体相对运动时,空气把物体向上托的力。

气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性释义:⒈佛教名词。 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⒉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⒊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⒋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 2.
      三焦释义:中医学名词。 指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等。分别属于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三焦是体内脏腑功能的综合,也是气和水液运行的通路。
    • 3.
      不动声色释义: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 4.
      不服周释义:武汉人说话的特色词汇,据考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常用于不服气和不甘心的时候。
    • 5.
      中朔释义: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孙诒让 正义:“《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汉 徐干《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
    • 6.
      中气释义:⒈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十二个中气。⒉中医指中焦脾胃之气,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都有作用。⒊戏曲演唱上指呼吸量,唱的时候呼吸量大,能够自由控制,叫做中气足。
    • 7.
      九和释义:⒈指秋天。《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声,治湿气,用九数。” 尹知章 注:“金成数九,金气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⒉香名。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香》:“三洞珠囊:天人玉女,持罗天香案玉炉,烧九和香。”
    • 8.
      云芝释义:⒈云气和芝草。⒉灵芝。
    • 9.
      五和释义:⒈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⒉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⒊谓五味调和。
    • 10.
      五氧化二磷释义:。 白色粉末。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极易与水化合生成磷酸。由白磷在充足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而得。常用以干燥中性或酸性气体或液体,在有机合成中作脱水剂。
    • 11.
      交泰释义:⒈《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⒉指君臣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
    • 12.
      体循环释义: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过动脉、毛细血管,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各组织,并把各组织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带走,经过静脉流回右心室。 血液的这种循环叫做体循环。也叫大循环。
    • 13.
      余勇释义:谓有未尽的勇气和力量。
    • 14.
      余风遗文释义: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 15.
      元朔释义: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 16.
      公用事业释义:城市和乡镇中供居民使用的通信、电力、自来水、天然气和煤气、公共交通等企业的统称。
    • 17.
      切而散之释义: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气宜散,是针刺前对穴位的操作,有益于得气和增加治疗效果。
    • 18.
      勇力释义:勇气和力量:勇力过人。
    • 19.
      十二节释义:⒈中医基础术语,包括四个含义:⒉时令。自汉代历法开始,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中又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 20.
      升力释义:空气和物体相对运动时,空气把物体向上托的力。

气和造句

1.我们应该有不以人废言的勇气和胸怀。

2.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声厉色?

4.驾小冬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得靠过人的勇气和技术。

5.我们青年一代如日方升,有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前途。

6.老妈总是心平气和的跟我说话,可我总是不听。黄国熙。

7.老刘总是那么心平气和的,我从未见他发过脾气。

8.在考虑大事时,必须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9.做什么事情和做什么东西都要心平气和的慢慢做,要不然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10.李明在家老是淘气,但他的父母总是心平气和地教育他。

11.前几天我和好朋友吵架了,不过等到我们都意识到是自己错了的时候,又马上能心平气和的和好。

12.每次我要是犯了什么错误,妈妈总是先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除非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妈妈才会打我。

13.我不小心把同学的衣服弄上了墨水,同学不但没有骂我,还心平气和对我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好了”。

14.为人才殚精竭虑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和宝洁受益良多。

15.没有大众努力,没有水滴石穿的功夫,新的风气和作风是形成不起来的。

16.造成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社会风气和环境,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建设。

17.小溪知道前面的路更加难走,于是一路上,它都备好了勇气和前进的动力之桨。

18.人生就像一座火山,当你生气和愤怒时它会爆发,当你高兴和欢乐时它会喷出地下泉,浇灌脚下的花花草草。

19.木棉花,在明媚的阳光里灿烂争相斗艳,怒放着,那一树的火红,茂密错交的树丫上密密层层开满了成千上万的花朵,像燃烧的一支火炬,她那特有的灵气和迷人的美丽,给人们带来了一份跃动的惊喜。

20.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红的花,红得是那么灿烂,没有一片绿叶的衬托,没有一丝杂色的点缀,红得那么纯粹,如满天红霞,似鲜血在燃烧。那一树的火红,像燃烧的火炬,给营区增添了一份特有灵气和迷人的景色,也给人们带来

气和(qi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气和是什么意思 气和读音 怎么读 气和,拼音是qì hé,气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气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