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民百姓 平民百姓的意思
píngmínbǎixìng

平民百姓

简体平民百姓
繁体
拼音píng mín bǎi xìng
注音ㄆ一ㄥˊ ㄇ一ㄣˊ ㄅㄞˇ ㄒ一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bǎi,(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组词】: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2) 喻很多。【组词】: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xìng,(1) 表明家族的字。【组词】:姓氏。姓名。贵姓(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2) 平民。【组词】:万姓。老百姓。

平民百姓的意思

平民百姓 [píng mín bǎi xìng]

1. 指普通百姓。


平民百姓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匹夫匹妇释义:平民男女。 泛指平民。
    • 2.
      平头百姓释义:普通百姓:平头百姓也要关心国家大事。
    • 3.
      村哥里妇释义:指平民百姓。 里,里巷。
    • 4.
      白丁俗客释义: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 泛指粗俗之辈。
    • 5.
      贩夫皁隶释义: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平民百姓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大人先生释义: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 2.
      帝王将相释义:封建君主国家 中的皇帝、王侯和文武大臣。泛指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
    • 3.
      王公大人释义:国君重臣。 后泛指高官贵人。
    • 4.
      王孙公子释义: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5.
      皇亲国戚释义: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 6.
      达官贵人释义:达官:大官。 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 7.
      高官显爵释义: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平民百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介匹夫释义: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一介匹夫即指一个平民百姓。
    • 2.
      伤化虐民释义: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晋春秋》:“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 3.
      士庶释义:旧指士大夫阶层与平民百姓。
    • 4.
      大家小户释义:大家:高门望族;小户:平民百姓。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家。
    • 5.
      家人子释义:⒈平民的子女。亦指平民百姓。⒉汉代对无官职名号宫人的称呼。
    • 6.
      小夫释义:⒈平民百姓中的男性。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且竿牘。”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孟軻 辞禄万钟,小夫贪於升食。”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豳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於妇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⒉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⒊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
    • 7.
      小民释义:普通人民群众;平民百姓小民闻当去。--清.张廷玉《明史》小民罢市。农夫小民。--宋.苏轼《教战守》
    • 8.
      少民释义:年轻的平民百姓。《商君书·垦令》:“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
    • 9.
      布衣芒屩释义: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 10.
      平民释义:⒈阶级社会中除享有特权的统治阶级以及奴隶、农奴以外的人。⒉普通的人:平民百姓。
    • 11.
      引车卖浆释义: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
    • 12.
      愚夫愚妇释义:旧时称平民百姓。
    • 13.
      旅食释义:⒈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仪礼·燕礼》:“尊士旅食于门西。”郑玄 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⒉谓平民百姓的饮食。《晏子春秋·杂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不恶贫贱。”唐 白居易《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庙饗祖考。”宋 司马光《投梅圣俞》诗:“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⒊客居;寄食。南朝 齐 江孝嗣《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
    • 14.
      村哥里妇释义:指平民百姓。 里,里巷。
    • 15.
      村野匹夫释义:村野:荒村山野。 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 16.
      良丁释义: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胡三省 注:“良丁,谓良人成丁者。”
    • 17.
      良细释义:指平民百姓。《后汉书·陈龟传》:“自顷年以来,匈奴 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参见“良民”、“细民”。
    • 18.
      良衣释义:即裩衣。古代平民百姓穿的一种短裤。
    • 19.
      草根阶层释义:草根阶层在社会里指平民百姓、群众、消费者或网民。
    • 20.
      藿食释义:⒈以豆叶为食。指粗食。汉 刘向《说苑·善说》:“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南朝 梁 沉约《与约法师书》:“此生篤信精深,甘此藿食。”清 方文《篱落》诗:“明年种瓜豆,藿食亦可饱。”⒉指粗食者。谓平民百姓。宋 司马光《和王乐道再以诗见寄》:“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平民百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介匹夫释义: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一介匹夫即指一个平民百姓。
    • 2.
      伤化虐民释义: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晋春秋》:“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 3.
      士庶释义:旧指士大夫阶层与平民百姓。
    • 4.
      大家小户释义:大家:高门望族;小户:平民百姓。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家。
    • 5.
      家人子释义:⒈平民的子女。亦指平民百姓。⒉汉代对无官职名号宫人的称呼。
    • 6.
      小夫释义:⒈平民百姓中的男性。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且竿牘。”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孟軻 辞禄万钟,小夫贪於升食。”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豳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於妇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⒉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⒊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
    • 7.
      小民释义:普通人民群众;平民百姓小民闻当去。--清.张廷玉《明史》小民罢市。农夫小民。--宋.苏轼《教战守》
    • 8.
      少民释义:年轻的平民百姓。《商君书·垦令》:“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
    • 9.
      布衣芒屩释义: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 10.
      平民释义:⒈阶级社会中除享有特权的统治阶级以及奴隶、农奴以外的人。⒉普通的人:平民百姓。
    • 11.
      引车卖浆释义: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
    • 12.
      愚夫愚妇释义:旧时称平民百姓。
    • 13.
      旅食释义:⒈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仪礼·燕礼》:“尊士旅食于门西。”郑玄 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⒉谓平民百姓的饮食。《晏子春秋·杂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不恶贫贱。”唐 白居易《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庙饗祖考。”宋 司马光《投梅圣俞》诗:“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⒊客居;寄食。南朝 齐 江孝嗣《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
    • 14.
      村哥里妇释义:指平民百姓。 里,里巷。
    • 15.
      村野匹夫释义:村野:荒村山野。 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 16.
      良丁释义: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胡三省 注:“良丁,谓良人成丁者。”
    • 17.
      良细释义:指平民百姓。《后汉书·陈龟传》:“自顷年以来,匈奴 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参见“良民”、“细民”。
    • 18.
      良衣释义:即裩衣。古代平民百姓穿的一种短裤。
    • 19.
      草根阶层释义:草根阶层在社会里指平民百姓、群众、消费者或网民。
    • 20.
      藿食释义:⒈以豆叶为食。指粗食。汉 刘向《说苑·善说》:“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南朝 梁 沉约《与约法师书》:“此生篤信精深,甘此藿食。”清 方文《篱落》诗:“明年种瓜豆,藿食亦可饱。”⒉指粗食者。谓平民百姓。宋 司马光《和王乐道再以诗见寄》:“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平民百姓造句

1.她过去是琼枝玉叶,现今是平民百姓

2.平民百姓对达官贵人常常是侧目而视。

3.旧社会官僚豪绅相互勾结,横征暴敛,平民百姓,十室九空,人人叫苦不迭。

4.旧社会的黑帮势力称王称霸,到处欺压平民百姓

5.平民百姓有自己的忧愁,有权有势者也有他的烦恼。

6.又是打仗又闹饥荒,平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7.入侵的敌人毫无人性地残害了数以万计的平民百姓

8.不论是当官,还是不当官,不论当多大的官,还是平民百姓都是要吃饭的,因为民以食为天。

9.古今中外任何人都不会长生不老,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莫不如此。

10.那些豪门子弟总是想欺负平民百姓

平民百姓是什么意思 平民百姓读音 怎么读 平民百姓,拼音是píng mín bǎi xìng,平民百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民百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