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官 [rèn guān]
1. 委任官职。特指荫补任职。
任官 引证解释
⒈ 委任官职。
引《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孔颖达 疏:“任官,谓任人以官,故云官贤才而任之……任官,是用人为官。”
宋 司马光 《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国家治民以官,任官以人。”
⒉ 特指荫补任职。
引宋 叶适 《任子》:“人臣以子任官亦国之重事也。其与之宜当於义而称於恩,使朝廷録功纪旧之意有所表见。”
任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台释义:⒈到舞台或讲台上去:上台表演。 上台讲话。⒉比喻出任官职或掌权(多含贬义)。
- 2.
不官释义:⒈不担任官职。《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 孔颖达 疏:“官谓分职在位者。”⒉不任以官职。《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能行令》:“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⒊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⒋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照提者,因举照中另提立名,除应奏官员之外,有逃亡不官者,四项。”
- 3.
主印释义:掌印。指担任官职。唐 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唐 许浑《赠何处士》诗:“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 唐 生不敢亲。”
- 4.
交承释义:谓前任官吏卸职移交,后任接替。
- 5.
从役释义:⒈服劳役。《后汉书·刘平传》:“政有恩惠,百姓怀感,人或增貲就赋,或减年从役。”⒉谓赴任官事。唐 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诗:“郴州 颇凉冷,橘井尚凄清。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役,一本作“事”。⒊指奴仆。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保母请 知古 脱服以休,既解麻衣,而皂袍见。保母誚曰:‘岂有逢掖之士,而服从役之衣耶?’”
- 6.
仕流释义:⒈指一般的官属。⒉指曾任官职者。
- 7.
任命状释义:委任状。 旧时委任官吏的文书。
- 8.
任官释义:⒈委任官职。⒉特指荫补任职。
- 9.
优校释义:宋 代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内舍生考校成绩获得优等,称优校。优校生经舍试即可任官。
- 10.
优稳释义:优裕安逸。 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噫!为国谋,则尸素之尤蠹者;为身谋,则禄仕之优稳者。”宋 范仲淹《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自来与诸处武臣班行,一例五年磨勘,既劳逸不均,又迁转无别,是致各图优稳,不就边任。”
- 11.
优调释义:⒈谓受铨选而任官。 ⒉宋代特指不赴吏部侯选的特别差遣。
- 12.
作吏释义:谓担任官职。
- 13.
佩青释义:⒈腰边挂着青色的印绶。 ⒉泛指任官。
- 14.
偷禄释义:谓任官不尽职,徒受俸禄。
- 15.
党禁释义:⒈谓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⒉指执政当局不准其他党派存在或限制其政治活动的禁令。
- 16.
党锢释义:古代指禁止某一集团、派别及其有关的人担任官职并限制其活动。
- 17.
冒荫释义:冒名而得庇荫。 谓冒称父祖有功而得入学或任官之权。
- 18.
出补释义:出任官职。 《晋书·唐彬传》:“泰始 初,赐爵关内侯。出补 鄴 令。”宋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 19.
初官释义:谓初任官职。《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武资初官,便授上柱国。”宋 王安石《尚书屯田员外郎仲君墓志铭》:“君 景祐 元年进士,起家 莫州 防御推官;年少初官,然上下无敢易者。”
- 20.
前官释义:⒈原来的官职。⒉指现任官的前一任官。⒊谓以前于某地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