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组词】: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2) 姓。
ròu,(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组词】: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组词】:桂圆肉。冬瓜肉厚。(3) 果实不脆,不酥。【组词】:肉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组词】:做事真肉。(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1. 比喻用暴力欺凌;也比喻被欺凌的人。
例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鱼肉搢绅。——清·张廷玉《明史》
英[savagely oppress;]
⒈ 鱼和肉。泛指荤腥之食。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唐 李商隐 《杂纂》:“皭残鱼肉置盘上。”
宋 苏轼 《赠上天竺辩才师》诗:“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⒉ 比喻受侵害、欺压者。
引《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吾属前已残暴 蜀 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之一:“可知 杨荫榆 一日不去,即如刀俎在前,学生为鱼肉之不暇,更何论于学业!”
⒊ 比喻欺凌,残害。
引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臣止于 勺(赵 )而侍(待)其鱼肉,臣□不利于身。”
《汉书·灌夫传》:“太后怒,不食,曰:‘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 徐掌明 等﹞俱揽据要津……鱼肉乡里,人人侧目。”
峻青 《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原来积善堂的主人 陈云樵,祖宗三代,都是作官为宦,鱼肉人民,搜刮了好大一笔产业,真算得是 昌邑县 有数的名门贵族。”
⒈ 鱼和肉为刀宰割的物品,比喻无力抵抗,任人宰割。
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⒉ 把人当为鱼、肉,比喻欺凌践踏。
引《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1.古有陈胜吴广起义望风响应,曹培曹植兄弟自相鱼肉,今有君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不能不令我刮目相看。
2.这恶霸地主,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放辟邪侈,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
3.在封建社会里,有权势的人口含天宪,肆意鱼肉百姓。
4.汽车销售商们自相鱼肉、互相残杀。
5.即使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位,也不甘心任人宰割。
6.即使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为鱼肉的地位,也不甘心任人宰割。
7.反动派巧取豪夺,鱼肉百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8.自相鱼肉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9.骨肉至亲之间不可自相鱼肉。
10.他俩为了财产,自相鱼肉,这也太残忍了。
11.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12.南霸天依仗官府庇护,诸子百家,鱼肉乡里。
13.这一对兄弟,横行乡里,鱼肉善良,真是难兄难弟。
14.旧社会,地主老财鱼肉乡里,最终被人民打倒了。
15.南霸天鱼肉乡里,是椰林寨的大恶霸。
16.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做不做已经由不得我们了。
17.那时,大多数家庭生活贫苦,寻常不买鱼肉。
18.我那时候都按摩好几个月了也没有看到什么效果!多吃点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什么鱼肉啦。
19.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
20.大地主刘文彩,依仗财势,逞性妄为,鱼肉乡里,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