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万里挑一释义:一是形容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的,即为精粹,出内拔萃。 也有山东婚俗,在威海地区为盛行,又以文登、乳山、荣成三市最盛,简言之就是男方家给姑娘家的嫁妆必须是一万零一元人民币,根据其数目称之为万里挑一。
- 2.
亮轿释义:满族婚俗。
- 3.
传席释义:旧时婚俗中新妇进门的仪式。
- 4.
倒毡子释义:一种传统婚俗仪式。
- 5.
合髻释义:唐 宋 婚俗之一。
- 6.
向房释义:满族婚俗,新婚之夜,乐声不断,故称。嚮,通“响”。
- 7.
回盘释义:⒈旧时婚俗。男家用托盘送衣服首饰等物给女家作为聘礼,称“行盘”。女家回礼,把礼物放在托盘、抬盒里,叫“回盘”。《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金朝奉 是个大富之家,与妈妈 程氏 见他礼不丰厚,虽然不甚喜欢,为因点綉女结的亲,只得收了,回盘甚是整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回盘东西,一点也没预备。”⒉纡曲盘绕。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大真觉寺》:“武陵 陈思育 尝晚登此,纪以诗:‘……襟裾縹緲烟霞外,象纬迴盘磴道餘。’”
- 8.
坐富贵释义:旧时婚俗。迎新娘入新房,与新郎对坐床头,谓之“坐富贵”。
- 9.
坐歌释义:旧时 广东 一带的婚俗,成亲前夕男女行醮时亲友唱歌致贺。
- 10.
坐筵释义:旧时地方婚俗的一种仪式。
- 11.
婚俗释义:有关婚姻的习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婚俗。
- 12.
戴头面释义:裕固族的古老婚俗仪式。
- 13.
拜阁释义:亦作“拜閤”。魏 晋 南北朝 婚俗,婚后,新郎礼拜于女家,女家为之宴集。犹后来之拜门。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三日,经大会客,拜阁。四日,云:‘礼既有限,发遣去。’”《北史·毕义云传》:“及 义云 成婚之夕,众礼备设,剋日拜閤,鸣騶清路,盛列羽仪,兼差臺吏二十人,责其鲜服,侍从车后。”唐 段成式《婚杂仪注》:“北朝 昏礼,壻拜阁日,嫁亲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壻,为戏乐,至有大委顿。”
- 14.
拦门释义:宋 代婚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至迎娶日……从人及儿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谓之拦门。”拦,一本作“栏”。
- 15.
揭顶释义:是陕北婚俗中重要的一个仪式,也称“接碟”,就是将钱放在荼饭馍馍上,由新娘和迎、送亲婆姨共五人抓取。
- 16.
撒喜果释义:中国穆斯林婚俗之一。
- 17.
撒帐释义:旧时婚俗,新婚夫妇交拜毕,并坐床沿,妇女散掷金钱彩果,谓之撒帐。
- 18.
撒谷豆释义:旧时婚俗。新妇下车,有阴阳人持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物,口念咒语,望门而撒,以破煞神,谓之“撒穀豆”或“撒豆穀”。此俗相传始于 汉 翼奉。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谷》,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
- 19.
竹扫释义:台湾 民间婚俗,在新娘出嫁时所坐的轿或车前系以绿竹,称为“竹扫”。《文史知识》1990年第4期:“为了辟邪,轿(车)后绑了一只画上八卦的朱筛,轿前则有一支连根带叶的绿竹,俗称‘竹扫’。”
- 20.
谢亲释义:旧时婚俗,迎娶后,婿往女家致感谢意,谓之“谢亲”。招女婿的,新娘往夫家致感谢意,亦称“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