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雄据 雄据的意思
xióng

雄据

简体雄据
繁体雄據
拼音xióng jù
注音ㄒㄩㄥˊ ㄐ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óng,(1) 阳性的,与“雌”相对。【组词】:雄性。雄鸡。雄狮。雄蕊。雄蜂。(2) 强有力的。【组词】:雄壮。雄健。雄伟。雄厚。雄浑。雄劲。雄奇。雄踞。雄视。雄姿。雄心。雄关。雄图。雄辩。雄才大略。(3) 强有力的人或国家。【例句】:雄杰(a.才能出众的人;b.才能出众)。雄俊。英雄。枭雄。奸雄。称雄。

jù jū,(1) 凭依、倚仗。【组词】:据点。据险固守。(2) 占有。【组词】:窃据。盘据。据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组词】: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4) 按照。【组词】: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1) 〔拮据〕见“拮”。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势力占据优势地位,牢牢控制局势。

雄据的意思

雄据 [xióng jù]

1. 强有力地占据。

雄据 引证解释

⒈ 强有力地占据。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筑 郿坞,高与 长安 城埒,积穀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唐 李德裕 《与黠戛斯书》:“回鶻 雄据北方,代为君长。”
清 章学诚 《方志略·为毕秋帆制府撰<荆州府志>序》:“荆州 富於《禹贡》、《职方》,雄据於 三国、六朝、五季,而衝要巖剧於前 明。”


雄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官手书释义:道教徒祈祷三官神的文书。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雄据 巴、汉 垂三十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説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 2.
      任能释义:委用有才能的人。《左传·闵公二年》:“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孔颖达 疏:“任能,其所委任信能用之人也。”俞樾《群经平议·左传一》:“任能者,任用其才能之人也。”《孔子家语·贤君》:“孔子 对曰:‘……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晋 葛洪《抱朴子·良规》:“官贤任能,唯忠是与。事无专擅,请而后行。”宋 陈亮《酌古论三·吕蒙》:“孙权 克仗先烈,雄据 江 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
    • 3.
      分鼎释义:谓三分天下而雄据一方。唐 沉佺期《铜雀台》诗:“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臺。”宋 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欲问 紫髯 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三国演义》第一回:“后人有诗赞 玄德 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参见“三分鼎足”、“鼎立”。
    • 4.
      毕老释义:犹言终其天年。《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董卓 ﹞筑 郿坞,高与 长安 城埒,积穀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 5.
      缅匿法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隐身术。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雄据 巴 汉 垂三十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熹平 中,妖贼大起,三辅有 骆曜 ……教民缅匿法。”清 袁枚《随园随笔·裴松之<三国志>补》:“《张鲁传》註引《典略》骆曜 教民缅匿法,缅匿法不可解,或是《抱朴子》介象蔽形之术耶?”
    • 6.
      郿坞释义:东汉 初平 三年,董卓 筑坞于 郿,高厚七丈,与 长安 城相埒,号曰 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后 卓 败,坞毁(故址在今 陕西省 眉县 东北)。见《后汉书·董卓传》。后因用以借指奸佞藏财享乐终老之所。明 陶宗仪《辍耕录·老苗》:“筑营 德胜堰,周围三四里,子女玉帛皆在焉,且以为 郿坞 之计。”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清 倪瑞璿《阅<明史·马士英传>》诗:“金墉旧险崇朝弃,郿坞
    • 7.
      龙腾虎踞释义: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雄据(xiong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雄据是什么意思 雄据读音 怎么读 雄据,拼音是xióng jù,雄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雄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