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恒 [bù héng]
1. 不固定。不平常。
不恒 引证解释
⒈ 不固定。
引《易·恒》:“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断章有检,积句不恒。”
⒉ 不平常。
引《南史·宋纪上》:“玄 见帝,谓司徒 王謐 曰:‘昨见 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
不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夕红释义:荔枝的一种。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荔支﹞黄香色黄,白蜜色白……七夕红必以七夕方熟,此皆市上所不恒有者也。”
- 2.
六家释义:⒈指 先秦 至 汉 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汉 司马谈 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⒉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唐 刘知几《史通·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⒊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 吴 韦昭、三国 魏 王肃、
- 3.
恒定释义:永恒固定:变星是一种光度不恒定的星体。
- 4.
断章释义:⒈截取诗文中的一章一段。《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杜预 注:“譬如赋诗取其一章而已。”⒉诗文的一章一段。唐 元稹《善歌如贯珠赋》:“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囀而一一皆圆。”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韩子苍 在 海陵,送 葛亚卿 诗断章云:‘今日一盃愁送春,明日一盃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 桃源 问归路。’”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一》:“作诗者未必有意于是,孔子 取其有会於吾心耳。孔子 之于诗有断章之取也。”⒊划分章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断章有检,积句不恒
- 5.
爬行动物释义:旧称爬虫。脊椎动物的一纲。由古代两栖动物进化而来。身上有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或卵胎生,在陆上繁殖。如蛇、蜥蜴、龟、鳖等。
- 6.
砰訇释义:⒈象声词。 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鳬,沸卉砰訇。”吕延济 注:“砰訇,鸟奋迅声。”⒉象声词。迅雷声。晋 顾恺之《雷电赋》:“夫其声无定响,光不恒照,砰訇轮转,倏闪罗曜。”唐 李白《梁甫吟》:“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玉女多。”闻一多《李白之死》诗:“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⒊象声词。大水声。南朝 陈 沉炯《归魂赋》:“其水则砰訇瀄汩,或宽或疾,击万瀨而相奔。”⒋象声词。狂风暴雨声。清 方文《大孤馆阻雪》诗:“行甫及 孤山,狂颷復砰訇。”清 黄景仁《喜雨》诗:“初响极輣轧,末
- 7.
进退无恒释义:1、进退:意为或进或退。2、无恒:不恒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 8.
音均释义:同“音韵”。《文选·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李善 注:“均,古韵字也。”《晋书·律历志上》:“若不知律吕之义作乐,音均高下清浊之调,当以何名之?”章炳麟《秦献记》:“《诗》有音均则不灭。”
- 9.
风驰电卷释义:同“风驰电掣”。 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突厥 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陈。”《孽海花》第二九回:“马夫拉动繮绳,一会儿风驰电卷,把一个青年会会员 陈千秋,不知赶到哪里去了。”
- 10.
骨体释义:⒈骨架躯体。 《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⒉比喻字的骨架。宋 姜夔《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浄,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⒊比喻文章的雄健风格。章炳麟《校文士》:“若其(龚自珍)文词侧媚,自以取法晚 周 诸子,而佻达无骨体。”⒋有骨气。明 王世贞《赠石给事拱辰》诗:“余本骨体人,为君重踟蹰。”⒌古代供祭祀、宴飨用的牛羊的肢体和头之外的其它
- 11.
黄香释义:⒈人名。东汉 江夏 安陆 人。字 文彊。少时博学能文,时称“天下无双,江夏 黄童。”初任郎中,曾被诏入 东观,读官藏典籍。官至尚书令。参阅《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后亦借指史官。唐 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网今开 傅燮,书旧识 黄香。”原注:“曾在史馆四年。《后汉书·黄香传》:初除郎中,肃宗 詔 香 诣 东观 读所未尝见书。”⒉荔枝的一种。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黄香色黄,白蜜色白,江家緑色緑,双髻生皆并蒂,七夕红必以七夕方熟;此皆市上所不恒有者也。”⒊见“黄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