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触目 触目的意思
chù

触目

简体触目
繁体觸目
拼音chù mù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ù,(1) 抵、顶。【组词】: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2) 碰,撞。【组词】:触礁。触电。触动。触摸。触发。触犯。触怒。(3) 遇着。【组词】:接触。触觉(jué)。触目惊心。触角(jiǎo)。触景生情。触类旁通。(4)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组词】:感触。忽有所触。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基本含义

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触目的意思

触目 [chù mù]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为触目的特点是没有树。

[ attracting attention; ]

2. 目光接触到。

触目惊心。

触目 引证解释

⒈ 目光所及。

《晋书·习凿齿传》:“来达 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沈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忽然又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记忆习惯中的文字不免过于陈旧了,触目景物人事却十分新。”

⒉ 显眼;引人注目。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拜谒忠灵》:“忠义关心,奸邪触目,莫非感慨。”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曹禺 《雷雨》第一幕:“触目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国语词典

触目 [chù mù]

⒈ 目光所及,眼睛所看到的。

《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触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制假笔记释义:这是一本错别字连篇的“制假笔记”,歪歪扭扭的字迹触目惊心。
    • 2.
      刿心怵目释义:指触目惊心。见“刿目怵心”。
    • 3.
      刿心鉥目释义:眼睛被割,心被刺。形容触目惊心。
    • 4.
      刿目释义:触目,刺眼。
    • 5.
      刿目怵心释义:刿:刺伤;怵:惊动。 指触目惊心。
    • 6.
      小腆释义:小国。《书·大诰》:“殷 小腆,诞敢纪其叙。”孔颖达 疏:“殷 本天子之国,武庚 比之为小,故言小腆。腆是小貌也。郑玄 云:‘腆谓小国也。’”一说为馀孽。曾运乾 正读:“小腆,言餘孽也,指 武庚言。”清 宗稷臣《题明张苍水狱中诗稿后》:“当先生没时,闽、粤、滇 中诸小腆,多已消灭。”柳亚子《羿楼旧藏南明史料书目提要·小腆纪年》:“惟小腆命名,典出《多方》、《多士》(按:《多方》、《多士》係《大誥》之误),为敌国指斥之词,今日閲之,殊为触目。”
    • 7.
      年芳释义:指美好的春色。南朝 梁 沉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嚶復满枝。”唐 李商隐《判春》诗:“一桃復一李,井上占年芳。”宋 卢祖皋《鱼游春水》词:“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
    • 8.
      感目释义:犹触目。
    • 9.
      暮境释义:晚年的境况。宋 陆游《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诗:“上车欲去復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
    • 10.
      架屋叠牀释义:屋上架屋,床上迭床。比喻重复累赘。明 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清 秦笃辉《平书·文艺上》:“周、程、张、朱 以后,土饭陈羹,架屋叠牀,转不如发为文章、见诸事业者,实而可徵也。”参见“架屋”。
    • 11.
      海况释义:⒈指海区的温度、海水成分、浮游生物组成等情况。 ⒉指海面在风的作用下波动的情况,根据波浪的大小有无,分为0—9共10级。[海况表]海况等级//海面征状:0//海面光滑如镜。1//波纹。2//波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3//波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破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4//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5//出现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6//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
    • 12.
      海况表释义:⒈海面光滑如镜。⒉波纹。⒊波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⒋波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契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⒌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⒍出现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⒎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成带状,有时波峰出现风暴波的长波形状。⒏风削去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的斜面,并且有些地方达到波谷。⒐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在波底有些地方才没有浪花。⒑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
    • 13.
      琳琅满目释义: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 14.
      百花凋零释义:形容秋霜严酷,触目伤怀的情景。
    • 15.
      触目释义:⒈视线接触到:触目惊心。触目皆是。⒉显眼;引人注目:门上的金字招牌非常触目。
    • 16.
      触目伤神释义:触目:目光所及。神:神思。伤:哀伤。所见之处,令人哀伤。
    • 17.
      触目如故释义: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 18.
      触目悲感释义:触目:目光所及。 指看到的一切都令人悲痛伤感。
    • 19.
      触目皆是释义: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 20.
      触目神伤释义:触目:目光所及;神:神思;伤:悲哀。所见之处,令人哀伤。

触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制假笔记释义:这是一本错别字连篇的“制假笔记”,歪歪扭扭的字迹触目惊心。
    • 2.
      刿心怵目释义:指触目惊心。见“刿目怵心”。
    • 3.
      刿心鉥目释义:眼睛被割,心被刺。形容触目惊心。
    • 4.
      刿目释义:触目,刺眼。
    • 5.
      刿目怵心释义:刿:刺伤;怵:惊动。 指触目惊心。
    • 6.
      小腆释义:小国。《书·大诰》:“殷 小腆,诞敢纪其叙。”孔颖达 疏:“殷 本天子之国,武庚 比之为小,故言小腆。腆是小貌也。郑玄 云:‘腆谓小国也。’”一说为馀孽。曾运乾 正读:“小腆,言餘孽也,指 武庚言。”清 宗稷臣《题明张苍水狱中诗稿后》:“当先生没时,闽、粤、滇 中诸小腆,多已消灭。”柳亚子《羿楼旧藏南明史料书目提要·小腆纪年》:“惟小腆命名,典出《多方》、《多士》(按:《多方》、《多士》係《大誥》之误),为敌国指斥之词,今日閲之,殊为触目。”
    • 7.
      年芳释义:指美好的春色。南朝 梁 沉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嚶復满枝。”唐 李商隐《判春》诗:“一桃復一李,井上占年芳。”宋 卢祖皋《鱼游春水》词:“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
    • 8.
      感目释义:犹触目。
    • 9.
      暮境释义:晚年的境况。宋 陆游《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诗:“上车欲去復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
    • 10.
      架屋叠牀释义:屋上架屋,床上迭床。比喻重复累赘。明 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清 秦笃辉《平书·文艺上》:“周、程、张、朱 以后,土饭陈羹,架屋叠牀,转不如发为文章、见诸事业者,实而可徵也。”参见“架屋”。
    • 11.
      海况释义:⒈指海区的温度、海水成分、浮游生物组成等情况。 ⒉指海面在风的作用下波动的情况,根据波浪的大小有无,分为0—9共10级。[海况表]海况等级//海面征状:0//海面光滑如镜。1//波纹。2//波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3//波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破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4//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5//出现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6//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
    • 12.
      海况表释义:⒈海面光滑如镜。⒉波纹。⒊波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⒋波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契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⒌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⒍出现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⒎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成带状,有时波峰出现风暴波的长波形状。⒏风削去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的斜面,并且有些地方达到波谷。⒐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在波底有些地方才没有浪花。⒑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
    • 13.
      琳琅满目释义: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 14.
      百花凋零释义:形容秋霜严酷,触目伤怀的情景。
    • 15.
      触目释义:⒈视线接触到:触目惊心。触目皆是。⒉显眼;引人注目:门上的金字招牌非常触目。
    • 16.
      触目伤神释义:触目:目光所及。神:神思。伤:哀伤。所见之处,令人哀伤。
    • 17.
      触目如故释义: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 18.
      触目悲感释义:触目:目光所及。 指看到的一切都令人悲痛伤感。
    • 19.
      触目皆是释义: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 20.
      触目神伤释义:触目:目光所及;神:神思;伤:悲哀。所见之处,令人哀伤。

触目造句

1.老将军三十年后又来到上海滩,这里的一切令他触目伤心。

2.这场大车祸的惨状,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3.今年蔬菜大丰收,新鲜蔬菜触目皆是。

4.各种工伤事故层出不穷,职业病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5.今年水果大丰收,满山遍野触目皆是。

6.这场车祸的惨状,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7.我们到地震后的智利视察灾情,所见之景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8.如今学校、宾馆、饭店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9.为了保护幼童,电视应该减少播出触目惊心的可怕画面。

10.这部电影里的血腥画面,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11.我们到地震后的智利视察灾情,所见景象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12.回忆起法西斯分子的所作所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又浮现在我们眼前。

13.最近社会上刑案层出不穷,教人看了触目惊心,警民应该联手打击犯罪。

14.电视播出的命案现场,看来真是触目惊心。

15.影片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16.这儿比以前大不相同了,到处是一派繁华景象,出租车触目皆是。

17.一走进去,第一件触目的东西是坐落在两个宽大窗户之间的一个高大的自由神像。

18.秋叶渐渐枯黄,触目凄凉,心里总是有种淡淡的忧伤。

19.触目伤怀,唏嘘之情,不能自已。

20.看到地震后灾区土崩瓦解的镜头,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触目(chu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触目是什么意思 触目读音 怎么读 触目,拼音是chù mù,触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触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