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纸 [yín zhǐ]
1. 涂有银粉的纸。
3. 方言。钞票。
银纸 引证解释
⒈ 涂有银粉的纸。
引《法苑珠林》卷二十:“震旦国 之一人书《大毗尼藏》及《修多罗藏》及《修多罗经》,银纸金书。”
⒉ 方言。钞票。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开了柜门,果然横七竖八的放了好几卷银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兴银行……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
黄谷柳 《虾球传·旧缆断新缆续》:“腰上有两枝手枪,皮箧内有大把金器银纸。”
国语词典
银纸 [yín zhǐ]
⒈ 一种祭祀时所焚烧的冥纸。分为大银和小银,大银用于先祖忌辰或人死亡时;小银用于普渡、祭拜先祖或阴鬼。银纸以黄色粗纸为材料,中间黏上锡箔,再刷上煮好的金药,然后盖上刻有各种图样的木印即成。
银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喜孜孜释义:形容喜悦高兴的样子。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每日价喜孜孜,一双情意两相投,直睡到暖溶溶三竿日影在纱窗上。”明 金白屿《混江龙·朱企斋园亭赏大红牡丹》套曲:“喜孜孜轻颭石榴裙,颤巍巍娇闪芙蓉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 惲来 ﹞到了家,见了他老子,便喜孜孜的拿出银纸来。”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萧然 没说什么,陈医生 却喜孜孜地在打招呼了。”
- 2.
寓金银释义:用金纸银纸做的冥钱。《宋史·礼志三二》:“建炎 四年,南平王 薨,差 广南西路 转运副使 尹东玽 充弔祭使,赐绢布各五百疋,羊、酒、寓钱、寓綵、寓金银等。”
- 3.
暴暴释义:⒈象声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开了柜门,果然横七竖八的放了好几卷银纸。惲来 心中暴暴乱跳,取了两卷。”⒉突起貌。《荀子·富国》:“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杨倞 注:“暴暴,卒起之貌。言物多委积高大如丘山也。”冯金堂《挖塘》:“老犟 知 秀花 是有意刺激自己,忽的一下站起来,头歪在一边,脖子青筋暴暴的。”
- 4.
银纸释义:⒈涂有银粉的纸。《法苑珠林》卷二十:“震旦国 之一人书《大毗尼藏》及《修多罗藏》及《修多罗经》,银纸金书。”⒉方言。钞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开了柜门,果然横七竖八的放了好几卷银纸。”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兴银行……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黄谷柳《虾球传·旧缆断新缆续》:“腰上有两枝手枪,皮箧内有大把金器银纸。”
- 5.
锭锞释义:即锞锭。 祭神鬼时烧的金银纸锭。
- 6.
闹银蛾释义:闹蛾儿之一种。 剪银纸为之。
- 7.
阿姑释义:⒈丈夫的母亲。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清 郝懿行《证俗文·舅姑》:“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唐书》代宗 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参见“阿家”。⒉方言。对妓女的面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 老亨 ﹞説道:‘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粤 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偷了许多银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