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 [yuān yuán]
1. 源流,本原。
例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英[source; origin;]
渊源 引证解释
⒈ 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
引《汉书·董仲舒传赞》:“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 游 夏,而曰 筦 晏 弗及, 伊 吕 不加,过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
宋 苏轼 《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唐律疏议>跋》:“唐 律本 隋,由 魏 而 周 而 隋,有渊源也。”
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若要追求它的渊源,也与人类一样的古。”
⒉ 指学业上的相师承。
引《宋书·隐逸传·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
宋 秦观 《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詔,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
明 李贽 《藏书·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絶续,人具隻眼云耳。”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 太史公 ﹞《自序》称‘吾闻诸 董生 曰’云云,盖 史公 於 董子 必有渊源也。”
⒊ 犹关系,联系。
引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欧 美 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
茅盾 《多角关系》五:“谢晋寿 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 立群,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
⒋ 深邃,深广。
引《后汉书·班固传》:“屡访羣儒,諭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藪,以望元符之臻焉。”
李贤 注:“渊源,林藪,喻深邃也。”
唐 吕岩 《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风流岂可知闻?”
宋 王得臣 《麈史·睿谟》:“神宗皇帝,圣学渊源,莫窥涯涘。”
明 王玉峰 《焚香记·饯别》:“难道终身贫贱?他学问渊源,今科拟将僊桂攀。”
国语词典
渊源 [yuān yuán]
⒈ 水的源头。
引《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
⒉ 事物的本原、师承。
引《抱朴子·内篇·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千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
《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雷次宗传》:「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
⒊ 深广宏大。
引汉·班固〈典引〉:「谕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谊之林薮。」
渊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团和气释义: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指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2.
三绝图册释义:姚绶的绘画渊源出自赵孟頫以来的文人画体系,此图册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特色。
- 3.
东阳姓释义: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东阳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4.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5.
九方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隗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九方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名叫皋的人,以四处砍柴卖菜为生,人们都称他为“九方皋”。
- 6.
仉督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地方官吏仉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 7.
伊川先生释义:⒈宋 理学家 邵雍 的别号。雍 字 尧夫。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号相同》:“邵尧夫、程正叔 俱号 伊川先生。”参见“伊川翁”。⒉宋 理学家 程颐 的别号。颐 字 正叔,宅于 河南 嵩县 东北 耙耧山 下,地处 伊川,故称。《宋史·道学传一·程颐》:“﹝ 颐 ﹞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涪 人祠 颐 於 北巖,世称 伊川先生。”宋 陈亮《书伊川先生春秋传后》:“伊川先生 之序此书也,盖年七十有一矣,四年而先生没。”亦省称“伊川”。宋 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下:“伊川 谓一诗中
- 8.
伯苏特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古老的博尔苏特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9.
元灯释义:谓宗派,渊源。
- 10.
八卦井释义:河北八卦井冬暖夏凉、散发着神秘气息;福建八卦井是妈祖文化渊源的有力文物佐证井栏四面合刻八卦,每面二卦,呈古钱型彻石,今井中仍有清水。
- 11.
公晳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公皙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12.
匠学释义:界画的别称。因其渊源于工匠,故称。
- 13.
参军戏释义:流行于 唐 宋 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原称“弄参军”。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表演,以讽刺时政或社会现象。渊源于 秦 汉 的俳优,宋 时也称为杂剧,角色亦有所增加。
- 14.
同室操戈释义: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序》:“然而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抑且同室操戈矣。” 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争斗。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15.
哥舒姓释义:一。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古突厥族西突厥哥舒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古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国的西面可汗。
- 16.
国际公法释义:简称国际法。 旧称万国公法。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是国家而不是个人;主要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以及国际组织的某些决议,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统一的法典和统一集中的强制执行机关,通过各国的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国际组织的某些决议。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
- 17.
国际私法释义:调整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解决应当适用何国法律的一系列规范的总称。主要渊源是国内法,其次是条约和国际惯例。以冲突规范为主要内容,故又名冲突法,不是实体法。
- 18.
圣训教律释义:伊斯兰教法主要渊源之一。
- 19.
城父姓释义:城父姓(城父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复姓,有两个渊源:春秋时齐国名将王子城父的后裔,春秋时楚国太子建的后裔。后来,城父氏多简化为城氏或父氏。
- 20.
大弦子戏释义:亦称“大弦戏”。戏曲剧种。流行于 山东 西南部和 河南 滑县 一带。渊源于 元 明 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
渊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团和气释义: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指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2.
三绝图册释义:姚绶的绘画渊源出自赵孟頫以来的文人画体系,此图册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特色。
- 3.
东阳姓释义: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东阳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4.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5.
九方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隗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九方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名叫皋的人,以四处砍柴卖菜为生,人们都称他为“九方皋”。
- 6.
仉督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地方官吏仉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 7.
伊川先生释义:⒈宋 理学家 邵雍 的别号。雍 字 尧夫。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号相同》:“邵尧夫、程正叔 俱号 伊川先生。”参见“伊川翁”。⒉宋 理学家 程颐 的别号。颐 字 正叔,宅于 河南 嵩县 东北 耙耧山 下,地处 伊川,故称。《宋史·道学传一·程颐》:“﹝ 颐 ﹞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涪 人祠 颐 於 北巖,世称 伊川先生。”宋 陈亮《书伊川先生春秋传后》:“伊川先生 之序此书也,盖年七十有一矣,四年而先生没。”亦省称“伊川”。宋 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下:“伊川 谓一诗中
- 8.
伯苏特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古老的博尔苏特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9.
元灯释义:谓宗派,渊源。
- 10.
八卦井释义:河北八卦井冬暖夏凉、散发着神秘气息;福建八卦井是妈祖文化渊源的有力文物佐证井栏四面合刻八卦,每面二卦,呈古钱型彻石,今井中仍有清水。
- 11.
公晳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公皙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12.
匠学释义:界画的别称。因其渊源于工匠,故称。
- 13.
参军戏释义:流行于 唐 宋 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原称“弄参军”。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表演,以讽刺时政或社会现象。渊源于 秦 汉 的俳优,宋 时也称为杂剧,角色亦有所增加。
- 14.
同室操戈释义: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序》:“然而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抑且同室操戈矣。” 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争斗。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15.
哥舒姓释义:一。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古突厥族西突厥哥舒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古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国的西面可汗。
- 16.
国际公法释义:简称国际法。 旧称万国公法。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是国家而不是个人;主要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以及国际组织的某些决议,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统一的法典和统一集中的强制执行机关,通过各国的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国际组织的某些决议。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
- 17.
国际私法释义:调整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解决应当适用何国法律的一系列规范的总称。主要渊源是国内法,其次是条约和国际惯例。以冲突规范为主要内容,故又名冲突法,不是实体法。
- 18.
圣训教律释义:伊斯兰教法主要渊源之一。
- 19.
城父姓释义:城父姓(城父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复姓,有两个渊源:春秋时齐国名将王子城父的后裔,春秋时楚国太子建的后裔。后来,城父氏多简化为城氏或父氏。
- 20.
大弦子戏释义:亦称“大弦戏”。戏曲剧种。流行于 山东 西南部和 河南 滑县 一带。渊源于 元 明 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阳、罗罗等古老腔调。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笙笛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