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倦勤 倦勤的意思
juànqín

倦勤

简体倦勤
繁体
拼音juàn qín
注音ㄐㄩㄢˋ ㄑ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uàn,(1) 疲乏。【组词】:疲倦。倦怠。倦意。倦容。倦色。(2)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组词】:厌倦。倦飞(喻厌倦仕宦而归隐)。倦游(厌倦游宦生涯)。

qín,(1) 做事尽力,不偷懒。【组词】:勤劳。勤快。勤奋。勤政(勤奋于政事)。勤谨。勤勉。勤恳。克勤克俭。(2) 经常。【例句】:勤密(频繁)。来往很勤。(3) 上班,事务。【组词】:勤务。勤杂。出勤。后勤。(4) 担心,忧虑。【例句】:勤恤(忧虑怜惜)。(5) 帮助。【组词】:勤王。(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努力奋发,勤勉不倦。

倦勤的意思

倦勤 [juàn qín]

1. 本指厌倦于勤劳的事。后引申为天子厌倦于政事的辛劳,懒于从政或高官,将辞官告退。今比喻官吏自动辞职。

[resignation of an official;]

倦勤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厌倦于政事的辛劳。

语出《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
孔 传:“言已年老,厌倦万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黄德润先见》:“上将内禪,一日朝退,留二府赐坐,从容諭及倦勤之意。”
《辽史·耶律俨传》:“帝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
《明史·周弘禴传》:“十七年,帝始倦勤,章奏多留中不下。”


国语词典

倦勤 [juàn qín]

⒈ 厌倦办事。后多用作居高位者的辞官告退之辞。

《书经·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
《明史·卷二三四·李沂传》:「十七年,帝始倦勤,章奏多留中不下。」


倦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佚老释义:⒈遁世隐居的老人。宋 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诗:“伊川 佚老鬢如霜,卧看《秋山》思 洛阳。”⒉使老年或老人安乐。宋 周必大《次杨廷秀》诗:“为问龙楼并凤阁,何如佚老及 平原?”《宋史·礼志十三》:“﹝ 绍兴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号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图,勉受嘉名,但增感慰。’”《宋史·职官志十》:“大抵祠馆之设,均为佚老优贤,而有内外之别。”
    • 2.
      勌勤释义:倦勤。
    • 3.
      勤倦释义:犹倦勤。指皇帝倦于政事或居于高位的官员辞官告退。
    • 4.
      耄勤释义:语出《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 ”谓年老倦勤。《新唐书·封常清传赞》:“禄山 裒百斗驍虏;乘天下忘战,主德耄勤,故提戈内譟,人情崩溃。”后多谓虽老犹勤曰“耄勤”。《诗·大雅·行苇》“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毛 传:“耄勤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愍其耄勤好道,而不蒙荣宠。”《陈书·高祖纪上》:“及南观 河 渚,东沉刻璧,精华既竭,耄勤已倦,则抗首而笑,唯贤是与。”
    • 5.
      训政释义:⒈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清 朱珪《<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清 黄遵宪《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 训政典留貽。”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⒉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

倦勤(juanq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倦勤是什么意思 倦勤读音 怎么读 倦勤,拼音是juàn qín,倦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倦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