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亏 [wú kuī]
1. 没有欠缺;没有损害。
2. 不输;不差。
4. 没有减少或损失。
无亏 引证解释
⒈ 没有欠缺;没有损害。
引《楚辞·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朱熹 集注:“无亏,保守志行无损缺也。”
《旧唐书·懿宗纪》:“赐 卢简方 詔曰:‘……切令大节无亏,勿使前功併弃。’”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凡人许己,务在得中,但士行无亏,不必太苦。”
⒉ 不输;不差。
引《南史·陆厥传》:“厥 与 约 书曰:‘…… 孟坚 精正,《咏史》无亏於东主; 平子 恢富,《羽猎》不累於凭虚。’”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之文﹞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虽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多让。”
⒊ 没有减少或损失。
引《庄子·齐物论》“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 晋 郭象 注:“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絃,虽有繁手,遗声多矣……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 昭文 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 昭文 之不鼓琴也。”
宋 苏轼 《瓶笙》诗:“缾中宫商自相賡, 昭文 无亏亦无成。”
无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德释义:⒈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 柳宗元《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明 杨慎《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⒉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⒊指诗歌的七种特性。唐 皎然《诗式·诗
- 2.
切结释义:表示切实负责的保证书。清 林则徐《复奏责令夷人出结甫经遵依片》:“即经諭令夷人,务即出具嗣后永不夹带鸦片切结呈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符弥轩 ﹞又当众写了孝养无亏的切结。”
- 3.
失德释义:过错;罪过;失误。《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宣和遗事》前集:“南朝天子失德,我兴兵来此吊伐。”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六:“对于团体的缺点知而不说,或说而不想办法,也是失德。”
- 4.
完密释义:周密。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少年之诗,往往有句无篇,能通体完密者最少。”清 龚自珍《江南安庆府知府何公墓表铭》:“﹝公﹞歷六郡,完密平和,善管守,属县无亏蚀。”郭沫若《羽书集·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化进无限的民族生命里去》:“王师长 的死守,使我们军事部署得以完密,使 徐州 一带转危为安。”
- 5.
扬蕤释义:⒈谓彩带飘舞。形容威武。晋 左思《吴都赋》:“摄乌号,佩干将。羽旄扬蕤,雄戟耀芒。”⒉显扬芳名。南朝 梁 江淹《伤友人赋》:“金虽重而见铸,桂徒芳而被折。百年一尽兮,贵扬蕤於后烈。”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三从按礼,无亏内则之风;四德扬蕤,载阐中闺之训。”
- 6.
无骞释义:⒈没有欠缺;无亏。⒉没有违背。
- 7.
牲玉释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 《左传·昭公十八年》:“郑国 有灾,晋 君、大夫不敢寧居,卜筮走望,不爱牲玉。”《国语·鲁语上》:“余不爱衣食於民,不爱牲玉於神。”韦昭 注:“牲,牺牲;玉,珪璧,所以祭祀也。”唐 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牲玉有礼,祀典无亏。”王琦 注:“玉,告神时荐於座之玉器,与牲币俱陈者。”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望走羣祀,歌舞牲玉,神巫则肥,农夫则酷。”
- 8.
甲士释义:披甲的战士。 泛指士兵。《左传·闵公二年》:“齐侯 使 公子无亏 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 曹。”《后汉书·皇甫规传》:“郡将知 规 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 羌 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三国演义》第三回:“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一面是走上四个甲士来,恭敬的向 伯夷 和 叔齐 立正、举手,之后就两个挟一个,开正步向路旁走过去。”
- 9.
竖刁释义:亦作“竖刀”。春秋 时 齐桓公 的宦官 寺人貂 谀事 桓公,颇受宠信。桓公 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 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 无亏,齐国 因此发生内乱。见《左传·桓公十七年》。后世用“竖刁”或“竖刀”蔑称 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史记·齐太公世家》:“冬十月乙亥,齐桓公 卒。易牙 入,与 竖刀 因内宠杀羣吏,立公子 无诡 为君。”明 潘问奇《五人墓》诗:“竖刁 任挟冰山势,緹骑俄成纸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