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 [wán bèi]
1. 具备;不缺任何必要的东西的。
例完备的工具。
英[leave nothing to be desired; complete; perfect;]
完备 引证解释
⒈ 准备齐全。
引《吕氏春秋·骄恣》:“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君之大经也。”
《新唐书·叛臣传·李怀光》:“﹝ 怀光 ﹞今入朝,则必宴劳留连,贼得从容完备,卒难图也!”
《英烈传》第二十回:“孙炎 吩咐军校将车马完备,离 青田县 迤邐向东北进发。”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老爷明日絶早就来,酒席须要早些完备。”
⒉ 健全;齐全。
引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若生在中国知有道德,人身完备,才明行篤者,皆宿命有福德也。”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元祐 三年闰十二月以前所定衙前条贯颇已完备,亦近人情。”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取得断甎一块,视之,则‘福寿’二字完备无缺。”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他们的新语、方言,常见于小说中,而没有完备的字典。”
⒊ 完成;完毕。
引《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诸侯各施工力,造成臺阁,一一完备。”
《水浒传》第四一回:“晁盖 整点众人完备,都叫分头下船,开江便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玉 得了些利物,等不得布商收货完备,自己取了些粗细羢褐,相别先回。”
⒋ 团聚;团圆。
引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三折:“我如今在这里,不知他在那里,几时得父子夫妻完备?”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想父母,共亲戚。哎,天那,知他何日得重完备?”
国语词典
完备 [wán bèi]
⒈ 完整齐备。
引《三国演义·第八三回》:「权从之,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等衙门文卷叠成,银子交库给主及零星使用,多完备了,然后起程。」
近周备 完满
反欠缺
完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统历释义: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系 西汉 末 刘歆 据《太初历》等前人的历法修订而成的、我国史志上第一部记载完备的历法。
- 2.
不周释义:不周到;不完备:考虑不周。招待不周。
- 3.
不备释义:⒈不完备,不详实。⒉没有准备。
- 4.
不尽完美释义:指的是未能达到心中所理想和期盼的完美境界。尽:完全达到。完美:完备美好;没有缺陷,是心里遐想的世界。
- 5.
东完西缺释义:指短缺,不完备。
- 6.
中心释义:⒈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在草地的中心有一个八角亭子。⒉事物的主要部分:中心思想。中心问题。中心工作。⒊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⒋设备、技术力量等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多作单位名称):维修中心。研究中心。科技信息中心。
- 7.
了当释义:⒈爽快:他说话脆快了当。⒉停当;完备:安排了当。收拾了当。⒊处理;了结(多见于早期白话):自能了当得来。费了许多手脚,才得了当。
- 8.
修完释义:⒈整修使完好。⒉谓整顿补充使完备。
- 9.
俱全释义:齐全;完备:一应俱全。 样样俱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10.
健全释义:⒈强健而没有缺陷:身心健全。头脑健全。⒉(事物)完善,没有欠缺:设施健全。⒊使完备:健全基层组织。健全生产责任制度。
- 11.
允备释义:允当而完备。
- 12.
克周释义:周全,完备。
- 13.
全价释义:⒈商品不打折的价格:全价商品。⒉属性词。指配料完备或营养成分齐全:全价饲料。
- 14.
全唐诗释义:总集名。 清康熙时彭定求等编。九百卷。收唐、五代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残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二千八百三十七人,大致按时代前后排列,并附作者小传。是收录唐代诗歌最完备的总集。
- 15.
关支释义:领取。《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都管领钧旨,自去关支银两,买办什物,打点完备。”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御前作﹞专管营造龙牀、龙桌、箱、柜之类,合用漆布、桐油、银硃等件,奏准于甲字库关支。”《清会典事例·户部九七·公主以下及额驸俸禄》:“从前 和敬固伦公主,虽係在京居住,而俸银缎疋,仍照外藩之例支领,年久未便裁减,仍许照旧关支。”
- 16.
具修释义:⒈谓供置众物和打扫。 《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贾公彦 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扫除也。”⒉齐备,完备。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授职。”
- 17.
具足戒释义:佛教和尚和尼姑的戒律。戒条数目说法不一。我国隋唐以后,和尚戒250条,尼姑戒348条。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条更加完备,所以叫具足戒。也叫大戒。
- 18.
兼行释义:⒈谓以加倍速度赶路。⒉同行。⒊犹言德行完备。
- 19.
初步释义:属性词。开始阶段的;不是最后的或完备的:提出初步意见。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
- 20.
勘会释义:审核议定。 唐 陆贽《贞元改元大赦制》:“京畿及近县所欠百姓和糴价直,委度支即勘会支给。”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尚书省文字下六司诸路,例皆言‘勘会’。曾鲁公 为相,始改作‘勘当’,以其父名 会,避之也。”按“勘会”一词 唐 已用之,叶 说不确。《元典章新集·刑部·隐藏人口》:“诸人诱畧良人等罪,经原免,其被卖之人虽未勘会完备,合依发付给亲。”参见“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