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 [suí shùn]
1. 依顺;依从。
随顺 引证解释
⒈ 依顺;依从。
引唐 韩愈 《答陈生书》:“所谓顺乎在天者,贵贱穷通之来,平吾心而随顺之,不以累乎其初。”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
《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 拖住便道:‘一杯淡酒,又不长久,便请到家。’那 姚二郎 只得随顺到来。”
《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张彬 没奈何,只得随顺。”
国语词典
随顺 [suí shùn]
⒈ 听从、依从。
引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小姐!我这嘴脸尽看的过,你便随顺我也好。」
《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被申公摄来洞中五年。你见他貌恶,当初我亦如此,后来惯熟,方才好过。你既到此,只得没奈何随顺了他罢!」
随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顺释义:谓操守端谨而又能随顺时势。
- 2.
二谛释义:佛教语。指真谛和俗谛。凡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凡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二谛互相联系,为大乘佛教基本原则之一。
- 3.
从欲释义:⒈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⒉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⒊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三国 魏 嵇康《
- 4.
从流释义:⒈随着水流;顺着水流。⒉引申为随顺俗流。⒊见“从諫如流”。⒋按流放之罪处理。
- 5.
从顺释义:⒈随顺;顺从。 ⒉谓文字流畅通顺。
- 6.
任实释义:谓随顺本性。
- 7.
依阿取容释义:指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 8.
倚靡释义:随顺貌。
- 9.
冥极释义:⒈终极,指天。《穀梁传·庄公三年》“三合然后生”晋 范宁 注:“会二气之和,极发挥之美者,不可以柔刚滞其用,不得以阴阳分其名,故归於冥极而谓之天。”⒉佛教指悟道的最终境界。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及身随顺玄化,诚以信往,然后悟随应求,一悟所振,终可遂至冥极。”
- 10.
副顺释义:随顺,顺应。
- 11.
可奈释义:怎奈;可恨。 南唐 李煜《采桑子》词:“可奈情怀,欲睡朦朧入梦来。”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可奈那 竇娥 百般的不肯随顺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
- 12.
各随其好释义:随:随顺;好:爱好。使每个人都顺随自己的爱好。
- 13.
四有为相释义:四有为相即自性相、着所住味相、随顺过失相、随顺出离相。
- 14.
因机而变释义:因:趁,随顺;机:机会。 随机会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策略。
- 15.
天随释义:⒈随顺天然;纯任自然。⒉见“天随子”。
- 16.
如志释义: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左传·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城北十里曰 昇僊桥,有 送客观。司马相如 将入 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駟马,不过汝下也。’后入 邛 蜀,果如志焉。”《新唐书·秦琼传》:“跃马挺枪刺於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 17.
委从释义:随顺,顺从。
- 18.
委和释义:⒈谓自然所付与的和气。⒉谓随顺自然。
- 19.
委运释义:随顺自然,听凭天命。
- 20.
委随释义:⒈随顺。⒉谓软弱无能。⒊萎弱。委,通“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