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散失 散失的意思
sànshī

散失

简体散失
繁体
拼音sàn shī
注音ㄙㄢˋ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àn sǎn,(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组词】: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2) 分布,分给。【组词】: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3) 排遣。【组词】:散心。散闷(mèn)。(4) 解雇。【例句】: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1) 没有约束,松开。【组词】: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2) 分开的,分离的。【组词】: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3) 零碎的。【组词】:散碎。散装。散页。(4) 中医称药末。【组词】:散剂。丸散膏丹。

shī,(1) 丢。【组词】: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2) 违背。【组词】:失约。失信。(3) 找不着。【组词】:迷失方向。(4) 没有掌握住。【组词】:失言。失职。失调(tiáo )。(5) 没有达到。【组词】:失望。失意。(6) 错误。【组词】: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7) 改变常态。【组词】:惊慌失色。

基本含义

指物品分散或丢失。

散失的意思

散失 [sàn shī]

1. 分散失落。

他的不少诗作因战乱而散失。

[ be lost; scatter and disappear; ]

2. 消散失去。

西瓜皮厚,水分不易散失。

散失 引证解释

⒈ 流散遗失。

《北齐书·杨愔传》:“愔 所著诗赋表奏书论甚多,诛后散失,门生鳩集所得者万餘言。”
宋 司马光 《河间献王赞》:“周 室衰,道德坏,五帝三王之文飘沦散失,弃置不省。”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使一无散失,后人自可即诗以考其生平,惜乎遗落过半。”
孙犁 《澹定集·我的书目书》:“后来又买了《四库全书总目》,是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共四十册,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了。”


国语词典

散失 [sàn shī]

⒈ 分散遗失。

《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愔所著诗赋表奏书论甚多,诛后散失,门生鸠集所得者万余言。」

获得 收集

⒉ 消散失去。

如:「养分散失得快。」


散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消散释义:(烟雾、气味、热力以及抽象事物)消失:雾渐渐消散了。

散失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获得释义: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获得好评。 获得宝贵的经验。获得显著的成绩。
    • 2.
      收藏释义:收集保藏:收藏文物。
    • 3.
      收集释义:使聚集在一起:收集资料。 收集废品。

散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佚释义:⒈同“久逸”。⒉早已散失;早已失传。
    • 2.
      书板释义:亦作“书版”。 以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宋 苏轼《乞赐州学书板状》:“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以市易书板赐与州学。”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杭州 严曙声 烺 赠云:‘但见 三吴 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河南 久被兵火,未知书版不散失否?”
    • 3.
      亡书释义:散失的书籍。
    • 4.
      亡去释义:⒈逃遁。 ⒉散失。
    • 5.
      亡佚释义:散失。
    • 6.
      亡失释义:丢失;散失:那套书已亡失多年。
    • 7.
      亡散释义:⒈逃散。 ⒉指逃散的人。⒊散失。
    • 8.
      亡缺释义:散失残缺。
    • 9.
      亡阙释义:亡缺。散失残缺。
    • 10.
      亡逸释义:⒈逃亡。《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景崇 恐 匡赞 牙兵亡逸,欲文其面。”⒉指逃亡的人。宋 秦观《盗贼中》:“若此之类,与夫捕获亡逸赏罚之格,凡数十条,然皆画一之制也。”⒊散失。《隋书·音乐志上》:“《晋中经部》,无復乐书;《别録》所载,已復亡逸。”宋 刘麟《<元氏长庆集>序》:“今之所见者,仅数十家而已,以是知 唐 人之文亡逸者多矣。”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书叙指南》:“《书叙指南》专为尺牘设,所引诸书,今多亡逸。”⒋指散失的文字、书籍。《隋书·儒林传序》:“考正亡逸,研覈异同。”唐 陆龟蒙《
    • 11.
      人多手杂释义: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 12.
      今文经释义:汉代学者传述的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与当时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的儒家经典相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散失殆尽。汉朝建立以后,着手整理古籍,征集民间藏书,又访求老儒,口授儒家经书,一一笔录。因用当时文字书写,故名。
    • 13.
      佚书释义:⒈特指古文《尚书》。因西汉时出自孔子旧宅壁中,未立博土传授,故称。⒉泛指散失的书籍。
    • 14.
      佚失释义:散失;失落。郭沫若《<沸羹集>序》:“此外当然也还有些佚失了的,年岁太久,发表处太广,再要收集恐怕已经是不可能了。”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目录原本,也早已佚失。”
    • 15.
      佚事释义:轶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
    • 16.
      佚存释义:散失而复得以保存。 多指古籍而言。
    • 17.
      佚史释义: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 18.
      佚文释义:散失的文辞或篇什。
    • 19.
      佚本释义:散失的本子。
    • 20.
      佚落释义:失落;散失。

散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佚释义:⒈同“久逸”。⒉早已散失;早已失传。
    • 2.
      书板释义:亦作“书版”。 以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宋 苏轼《乞赐州学书板状》:“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以市易书板赐与州学。”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杭州 严曙声 烺 赠云:‘但见 三吴 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河南 久被兵火,未知书版不散失否?”
    • 3.
      亡书释义:散失的书籍。
    • 4.
      亡去释义:⒈逃遁。 ⒉散失。
    • 5.
      亡佚释义:散失。
    • 6.
      亡失释义:丢失;散失:那套书已亡失多年。
    • 7.
      亡散释义:⒈逃散。 ⒉指逃散的人。⒊散失。
    • 8.
      亡缺释义:散失残缺。
    • 9.
      亡阙释义:亡缺。散失残缺。
    • 10.
      亡逸释义:⒈逃亡。《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景崇 恐 匡赞 牙兵亡逸,欲文其面。”⒉指逃亡的人。宋 秦观《盗贼中》:“若此之类,与夫捕获亡逸赏罚之格,凡数十条,然皆画一之制也。”⒊散失。《隋书·音乐志上》:“《晋中经部》,无復乐书;《别録》所载,已復亡逸。”宋 刘麟《<元氏长庆集>序》:“今之所见者,仅数十家而已,以是知 唐 人之文亡逸者多矣。”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书叙指南》:“《书叙指南》专为尺牘设,所引诸书,今多亡逸。”⒋指散失的文字、书籍。《隋书·儒林传序》:“考正亡逸,研覈异同。”唐 陆龟蒙《
    • 11.
      人多手杂释义: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 12.
      今文经释义:汉代学者传述的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与当时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的儒家经典相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散失殆尽。汉朝建立以后,着手整理古籍,征集民间藏书,又访求老儒,口授儒家经书,一一笔录。因用当时文字书写,故名。
    • 13.
      佚书释义:⒈特指古文《尚书》。因西汉时出自孔子旧宅壁中,未立博土传授,故称。⒉泛指散失的书籍。
    • 14.
      佚失释义:散失;失落。郭沫若《<沸羹集>序》:“此外当然也还有些佚失了的,年岁太久,发表处太广,再要收集恐怕已经是不可能了。”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目录原本,也早已佚失。”
    • 15.
      佚事释义:轶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
    • 16.
      佚存释义:散失而复得以保存。 多指古籍而言。
    • 17.
      佚史释义: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 18.
      佚文释义:散失的文辞或篇什。
    • 19.
      佚本释义:散失的本子。
    • 20.
      佚落释义:失落;散失。

散失造句

1.父亲的书稿在十年动乱中散失殆尽。

2.把水果放在地窖里,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3.散失多年的亲人又团聚了。

4.老大娘终于找到了散失多年的儿子。

5.因为战乱,许多文物都散失了。

6.茶叶放在纸包里,香味都散失了。

散失(s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散失是什么意思 散失读音 怎么读 散失,拼音是sàn shī,散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散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