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药 [dān yào]
1. 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泛指丹丸药剂。牡丹与芍药之属。
丹药 引证解释
⒈ 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
唐 卢照邻 《羁卧山中》诗:“紫书常日閲,丹药几年成。”
《红楼梦》第五十回:“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 瑶池 脱旧胎。”
⒉ 泛指丹丸药剂。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母病绵惙,下丹药,渐就痊可。”
⒊ 牡丹与芍药之属。
引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有蓬蒿菜黄花满畦,鶯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
国语词典
丹药 [dān yào]
⒈ 道家修炼丹术所烧炼的药。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能以药草炼成丹药,铅铁为金,死汞为银。」
丹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返丹释义:传说中的一种丹药,有增功保健的功效。
- 2.
三阳丹释义:三阳丹药物组成是大艾叶等,主治男子气弱,丹田冷痛,脏腑泄泻;妇人血海冷疼,一切冷病。
- 3.
丰艳释义:⒈见“丰艳”。⒉亦作“丰艷”。亦作“丰豓”。多而美。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隣,有一女子,云髮丰艷,蛾眉皓齿。”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罌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⒊丰满艳丽。《太平广记》卷四四二引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孙乞》:“顾见一女,戴青繖,年可十六七,姿容丰艳,通身紫衣。”唐 孟棨《本事诗·事感》:“﹝ 白居易 ﹞年既高迈而 小蛮 方丰艷。”《旧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清 方文《无题》诗:“其俗喜丰艷
- 4.
丸丹释义:圆粒状丹药。
- 5.
丹剂释义:丹药。
- 6.
丹头释义:⒈道教指精炼而成的丹药。 ⒉比喻促成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
- 7.
丹汞释义:朱汞,指炼丹者从朱砂中提炼出来的丹药。
- 8.
丹石释义:⒈赤色的石头。晋 王嘉《拾遗记·高辛》:“丹丘 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则码碯也。”南朝 梁 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宋 沉遘《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巖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⒉指丹砂炼制的丹药。宋 周密《齐东野语·疽阴阳症》:“族伯 临川 推官……多服乌附丹砂,晚年疽发背,其大如扇。医者悉归罪於丹石之毒。”⒊丹砂和石头。比喻赤诚、坚定。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苟无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经纬抗 鲁
- 9.
丹臼释义:捣丹药的舂臼。
- 10.
丹药释义:⒈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诗:“紫书常日閲,丹药几年成。”《红楼梦》第五十回:“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 瑶池 脱旧胎。”⒉泛指丹丸药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母病绵惙,下丹药,渐就痊可。”⒊牡丹与芍药之属。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有蓬蒿菜黄花满畦,鶯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也。”
- 11.
丹躁释义:服用丹药所引起的狂躁病。
- 12.
丹霜释义:⒈树叶经霜变成红色,故称霜为丹霜。⒉丹药。
- 13.
丹饵释义:丹药。
- 14.
九丹释义:道教谓服后可长生或成仙的丹药,即: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塞丹。
- 15.
九转丹释义: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唐 吕温《同恭夏日题导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共饮 三危 露,同餐九转丹。”参见“九转”。
- 16.
云丹释义:道士烧炼的丹药。
- 17.
仙人博士释义:北魏 时所置官名。专司研究道书及炼制丹药、辟穀求仙等事。
- 18.
仙台秘府释义:唐武宗 迷信道教,宫中配制丹药之所称仙台秘府。
- 19.
伏食释义:服食。 指道家服食丹药。
- 20.
八卦丹释义:旧时药房出售的一种块状丹药,上印有八卦商标,其作用类似仁丹,有生津、清热、镇静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