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羞 [zhēn xiū]
1. 亦作“珍馐”。
3. 珍美的肴馔。
珍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珍饈”。珍美的肴馔。
引汉 张衡 《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宋 司马光 《和潞公真率会》:“不待珍羞方下筯,只将佳景便娱宾。”
明 无名氏 《双忠记·二仙点化》:“驾轻车出入皇朝,食有珍饈,衣有金貂。”
老舍 《茶馆》第一幕:“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
国语词典
珍羞 [zhēn xiū]
⒈ 珍奇美味的食物。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也作「珍馐」。
引《文选·左思·吴都赋》:「飞轻轩而酌绿酃,方双辔而赋珍羞。」
珍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心苗释义:⒈心,内心。元 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每日逐朝,记在心苗,办着一片虔心把香烧,将恁那恩来报。”明 杨珽《龙膏记·巧遘》:“镇日繫心苗。忆 飞琼 下碧霄,怕愁多瘦损如花貌。”清 金农《石闾晓起将游洞阳山中》诗:“眼界明来千嶂失,心苗开处九关通。”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她衰老的不光是外表,还有她那棵正在壮年的心苗。”⒉心意,心思。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将三百口全家老少尽行诛剿,并没那半个儿剩落,还不厌你心苗。”明 张四维《双烈记·引狎》:“谩话綺罗,休説珍羞,端不趁儂心苗。”许杰《赌徒吉
- 2.
松江鲈鱼释义:松江 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操 从容顾众宾客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 唐 杜宝《大业拾遗录》:“六年,吴郡 献 松江 鱸鱼乾膾,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省称“松江鱸”、“松鱸”。金 党怀英《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诗:“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 松 鱸鲜。”清 王士禛《午食得鲈》诗:“蜃虀鴈醢百不爱,缕鱠爱斫 松江 鱸。”
- 3.
珍馐释义:珍奇贵重的食物:珍馐美味。也作珍羞。
- 4.
珍馐美馔释义: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亦作“珍羞美味”。
- 5.
粝饭释义:糙米饭。《尸子》卷上:“珍羞百种而 尧 糲饭菜粥。”《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糲饭而已。”《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迪简 无以犒士,乃设糲饭与士卒共食之。”胡三省 注:“糲饭,脱粟饭也。”清 唐孙华《夏日盛暑贫甚戏作》诗:“菁羹糲饭吾能给,若比 焦先 未是穷。”
- 6.
良醖释义:⒈犹美酒,佳酿。《新唐书·隐逸传·王绩》:“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詔何乐邪?’答曰:‘良醖可恋耳!’”宋 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山村秪苦无良醖,嫌杀芳醪似蜜甜。”⒉明 代官署名。属光禄寺。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文华殿》:“光禄官珍羞、良醖二署设宴,惟此为第一精腆。”《明史·职官志三》:“珍羞供宫膳肴核之事,良醖供酒醴之事。”
- 7.
觾翠释义:燕尾上肉。 珍羞。
- 8.
镜鸾释义:⒈南朝 宋 范泰《鸾鸟》诗序:“昔 罽宾王 结罝 峻卯 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鸞覩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后常以“镜鸞”比喻分离之夫妻。宋 卢祖皋《谒金门》词:“釵凤镜鸞谁问,想见粉香啼损。”明 陆采《千金记·佳音》:“一从那日镜鸞分,杳无音信。”⒉指镜子。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到如今翠减双眉,羞见这鬢边霜将镜鸞对。”
- 9.
鸾镜释义:《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鸾鸟诗》序:“昔 罽宾 王结罝 峻祁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明 唐顺之《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