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俳谐 俳谐的意思
páixié

俳谐

简体俳谐
繁体俳諧
拼音pái xié
注音ㄆㄞˊ ㄒ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i,(1) 古代指杂戏、滑稽戏。【组词】:优俳。(2) 演杂戏的艺人。【组词】:俳优。俳倡。(3) 诙谐,玩笑,滑稽,幽默。【组词】:俳文。俳谐。

xié,(1) 和,配合得当。【组词】:和谐。谐调(tiáo )。谐音。(2) 滑稽。【组词】:诙谐。谐趣。谐谑(诙谐逗趣)。亦庄亦谐(既严肃又诙谐)。(3) (事情)商量好,办妥。【组词】:事谐。

基本含义

指言辞、行为等滑稽可笑,给人以欢乐的感觉。

俳谐的意思

俳谐 [pái xié]

1. 诙谐戏谑;诙谐戏谑的言辞。

[comic;]

俳谐 引证解释

⒈ 诙谐戏谑;诙谐戏谑的言辞。

《北史·文苑传·侯白》:“﹝ 侯白 ﹞通侻不持威仪,好为俳谐杂説。”
《新唐书·敬播传》:“尝集俳谐十五篇,为太子欢。”
宋 陆游 《容斋燕集诗序》:“方子之饮酒也,俳谐者箕倨,角抵者裸裎,子何以不怒?”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周君 所译的 日本 诗底特色便在牠们的淡远的境界和俳谐的气息。”


国语词典

俳谐 [pái xié]

⒈ 诙谐、嘲戏。

如:「俳谐文」。


俳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诙谐释义:说话有风趣,引人发笑:谈吐诙谐。

俳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俳句释义:也叫发句。 日本诗体的一种。一般由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名十七音诗。俳句原为俳谐连歌的首句,17世纪日本诗人松尾芭蕉提倡后始成一种诗体。
    • 2.
      俳体释义:⒈骈体文。⒉即俳谐体。
    • 3.
      俳文释义:即俳谐文。宋 马永卿《懒真子·五角六张》:“开元 中,有人献俳文於 明皇。其略云:‘説甚三皇五帝,不如求告 三郎,既是千年一遇,且莫五角六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王褒 ﹞能为赋颂,亦作俳文。”
    • 4.
      俳谐三神释义:俳谐领域受尊敬的三人: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松永贞德。
    • 5.
      俳谐体释义:旧时诗文中内容诙谐的游戏之作称俳谐体。
    • 6.
      俳谐释义:诙谐:俳谐文(古代指隐喻、调笑、讥讽的文章)。
    • 7.
      孛娄释义:糯米花。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炒糯穀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六:“糯穀爆花名孛娄。见 吴郡 姑苏 二志,张司直 寅《太仓志》因之。范 志云:亦曰米花。李戒庵《漫笔》有《米花》诗:‘东入 吴 城十万家,家家爆穀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粧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髩斜。’《姑苏志》云:‘又曰卜流,言卜流年也。’”
    • 8.
      投琼释义:⒈《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以“投琼”喻施惠于人。北周 庾信《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投琼实有慰,报李更无蹊。”⒉掷骰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君独不观夫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南朝 宋 裴駰 集解:“投,投琼也。”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酒壚先叠鼓,灯市蚤投琼。”明 陈继儒《群碎录》:“投琼,即今之掷投子。”⒊指骰子。《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帝復与宗戚饮博於宫中,酒酣,朱全昱 忽以投琼击盆中迸散。”胡三省 注:“此所谓投
    • 9.
      春茧释义:⒈亦作“春蠒”。春季的蚕茧。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宋 陆游《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⒉用春蚕丝织成的锦袍。唐 皮日休《和鲁望风人》之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⒊食品名。犹今之春卷。宋 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馅诸色春蠒”、“莱萃皮春蠒”等名目。参阅 宋 周密《武林旧事·市食》。
    • 10.
      杂説释义:⒈百家的学说。《汉书·公孙弘传》:“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学《春秋》杂説。”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説,故入诸子之流。”唐 颜师古《<汉书>叙例》:“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説,攻击本文。”⒉指怪诞鄙俗之语。《北史·文苑传·李文博》:“﹝ 魏郡 侯白 ﹞通侻不持威仪,好为俳谐杂説。”⒊指笔记小说。宋 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世俗所谓 王魁 之事,殊不经,且不见於传记杂説,疑无此事。”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诗有‘顓蒙 事可亲’之语,
    • 11.
      村田乐释义:宋、元、明 时表现农村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村田簑笠野,街市管弦清”自注:“村田乐。”元 无名氏《朝天子》曲:“耕种锄鉋,无烦无恼,卧东窗日影高,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明 朱有燉《醉花阴》套曲:“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
    • 12.
      碧翁翁释义:犹天公。宋 陶穀《清异录·天文》:“晋出帝 不善诗,时为俳谐语,咏天诗曰:‘高平上监碧翁翁。’”清 梁章鉅《浪跡丛谈·喜雪唱和诗》:“﹝ 吴笏庵 ﹞又叠韵云:……试为举头应更喜,白漫漫作碧翁翁。”亦省作“碧翁”。明 袁宏道《天坛》诗:“碧翁难道是无情,分合千年议不成。”清 陈维崧《渡江云·欲雪》词:“碧翁将试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
    • 13.
      笺啓释义:下达上的笺记和书启。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绍兴 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启……后生遂有以为工者。”
    • 14.
      雪英释义:⒈白色的花。 唐 沉传师 《和李德裕观玉蕊花见怀之作》:“雪英飞舞近,烟叶动摇深。” 唐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半山驛墙谁画得,雪英相倚两三枝。” 宋 王安石 《花下》诗:“雪英飞舞近,疑是故人来。”⒉雪花状的花饰。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鳬子描丹笔,鹅毛剪雪英。”自注:“剪鹅毛为雪花,与夜蛾并戴。”⒊名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茶﹞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第三名有……雪叶、雪英。”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自白茶、胜雪以次,厥名实繁,今列于左,

俳谐(paix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俳谐是什么意思 俳谐读音 怎么读 俳谐,拼音是pái xié,俳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俳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