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被 [cuì bèi]
1. 翡翠羽制成的背帔。被,同“帔”。
翠被 引证解释
⒈ 翡翠羽制成的背帔。被,同“帔”。
引《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杜预 注:“翠被,以翠羽饰被。”
杨伯峻 注:“被当读为帔。盖以翠毛为之。”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之馆,张甲乙而袭翠被。”
⒉ 织(或绣)有翡翠纹饰的被子。
引南朝 梁简文帝 《绍古歌》:“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
宋 陆游 《夜游宫·宫词》词:“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捲翠被而凝妆,掩莲帐而清酌。”
翠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乙帐释义:《汉书·西域传赞》:“於是广开 上林 ……兴造甲乙之帐,络以 随 珠 和 璧,天子袭翠被、凭玉几,而处其中。 ”颜师古 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汉武故事》:“帷幕垂流苏,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后因以“乙帐”指天子燕息之所。帐,帷幕。
- 2.
冯玉释义:语出《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以象征称帝封王。
- 3.
复陶释义:⒈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 復陶,翠被,豹舄。”杜预 注:“秦 所遗羽衣也。”孔颖达 疏:“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参阅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斗袚》。⒉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復陶,以为 絳县 师,而废其舆尉。”杜预 注:“復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 注:“下文‘为 絳县 师’则不能兼为 晋 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復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 絳县 师。”详
- 4.
屏山释义:⒈山名。 其山如屏,故称。唐 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⒉如屏之山。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明 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⒊指屏风。唐 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清 纳兰性德《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清 龚自珍《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 5.
平乐观释义:⒈汉 代宫观名。 亦作“平乐馆”、“平乐苑”。汉高祖 时始建,武帝 增修,在 长安 上林苑。《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六年﹞夏,京师民观角觝於 上林 平乐观。”《文选·张衡<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薛综 注:“平乐馆,大作乐处也。”南朝 齐 谢朓《泛水曲》:“罢游 平乐苑,泛鷁 昆明池。”⒉汉 代宫观名。东汉 都 洛阳,明帝 取 长安 飞帘、铜马移 洛阳 西门外,置 平乐观。在今 河南 洛阳市 洛阳 故城西。《文选·张衡<东京赋>》:“其西则有 平乐 都场,示远之观。”薛综 注
- 6.
翠衾释义:即翠被。
- 7.
翠被释义:⒈翡翠羽制成的背帔。 被,同“帔”。《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 復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杜预 注:“翠被,以翠羽饰被。”杨伯峻 注:“被当读为帔。盖以翠毛为之。”《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汉 张衡《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之馆,张甲乙而袭翠被。”⒉织(或绣)有翡翠纹饰的被子。南朝 梁简文帝《绍古歌》:“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宋 陆游《夜游宫·宫词》词:“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明 夏完淳《怨晓月赋》:“捲翠被而凝妆,掩莲帐而
- 8.
翠被豹舄释义:以翡翠羽为背帔,以豹皮为履。 指生活奢侈。被,同“帔”。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左氏》:“楚 之興也,篳路藍縷;其衰也,翠被豹舄。國家之興衰,視其儉侈而已。”
- 9.
豹舄释义:用豹皮制成的鞋。《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 復陶,翠被,豹舄。”杜预 注:“豹舄,以豹皮为履。”唐 钱起《豹舄赋》:“丽哉豹舄,文彩彬彬。豹则雕虎齐价,舄与君子同身。”元 吴莱《秋日杂诗和黄明远》之三:“从来学仙人,不在豪侠窟;豹舄既飘颻,蜺旌何翕忽!”
- 10.
鄂君翠被释义:⒈同“ 鄂君被 ”。⒉清 袁枚 《到清江再呈》诗之二:“ 卓氏 酒壚三月断, 鄂君 翠被十年违。”参见“ 鄂君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