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怠傲 怠傲的意思
dàiào

怠傲

简体怠傲
繁体
拼音dài ào
注音ㄉㄞˋ 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i,(1) 懒惰,忪懈。【组词】:怠惰。怠倦。怠工。懈怠。(2) 轻慢,不尊敬。【组词】:怠傲。怠慢。

ào,(1) 自高自大。【组词】:骄傲。傲岸(形容性格高傲)。傲骨。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傲视。高傲。孤傲。(2) 藐视,不屈。【组词】:傲然。傲霜斗雪。

基本含义

怠傲指懒散自满,不努力进取,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过于自负。

怠傲的意思

怠傲 [dài ào]

1. 亦作“怠慠”、“怠骜”。怠慢骄傲。

3. 亦作“怠敖”。怠惰遨游。

怠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怠慠”、“怠驁”。怠慢骄傲。

《荀子·儒效》:“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韩非子·备内》:“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
《汉书·田蚡传》:“诸客稍自引而怠驁,唯 灌夫 独否。”
《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响福,怠慠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应,不可不察也。”
宋 苏辙 《民政下》:“凡皆务以自损吾强大之势,而见吾衰弱之状,使之安然无所顾忌而益以怠傲。”

⒉ 亦作“怠敖”。怠惰遨游。

《墨子·非儒下》:“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於饮食,惰於作务。”
《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赵岐 注:“适有閒暇,且以大作乐,怠惰敖游,不修政刑。”
元 王祯 《农书》卷四:“上之人作无益以妨农时,敛无度以困民力,般乐怠傲,不能以身率先下,虽课督之令家至而户説之,民亦不知所劝也。”
明 李东阳 《书<杏园雅集图>卷后》:“自 洪武 之开创……而不陷於流连怠敖之地,何其盛也。”
严复 《原强续篇》:“而我尚晏然不知蜂蠆之有毒,般乐怠傲,益啟戎心。”


怠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弃事释义:⒈抛弃职责。《左传·闵公二年》:“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韩非子·八奸》:“是以吏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⒉抛弃农事。《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陷於飢寒,危於冻馁。”⒊摆脱世事。《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 2.
      怠慠释义:见“怠傲”。
    • 3.
      怠敖释义:见“怠傲”。
    • 4.
      怠骜释义:见“怠傲”。
    • 5.
      自诬释义:⒈自行承认妄加于己的不实之词。《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庞企 ﹞坐事繫狱,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诬服之。”《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赵高 治 斯,榜掠千餘,不胜痛,自诬服。”⒉自欺。《韩诗外传》卷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内不自诬,外不诬人,以是尊贤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宋 张载《正蒙·乾称》:“失於声,繆迷其四体,
    • 6.
      般乐怠傲释义:般乐怠傲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怠惰遨游。形容恣肆游乐,不务正业。
    • 7.
      般乐怠敖释义:形容追求享乐,怠惰游玩。般乐。般乐同义复音词。敖同遨,出游。也作般乐怠傲。
    • 8.
      飨福释义:受福;享福。谓生活得安乐美好。饗,通“享”。《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饗福,怠傲者所以招患。”宋 梅尧臣《欧阳郡太君挽歌》之二:“暮年终饗福,阴隲不应欺。”

怠傲(da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怠傲是什么意思 怠傲读音 怎么读 怠傲,拼音是dài ào,怠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怠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