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君父 君父的意思
jūn

君父

简体君父
繁体
拼音jūn fù
注音ㄐㄨㄣ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fù fǔ,(1) 爸爸,母亲的丈夫。【组词】:父母。父辈。父子。父兄。(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例句】: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1) 老年人。【组词】:田父。渔父。(2) 同“甫”。

基本含义

指君主和父亲,表示君主和父亲对人民和子女的关怀和爱护。

君父的意思

君父 [jūn fù]

1. 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

3. 特称天子。

君父 引证解释

⒈ 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

《左传·僖公五年》:“重耳 曰:‘君父之命不校。’”
《国语·晋语一》:“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立忠王璵为太子》:“被譖获全,亦恩由君父,何得归功臣下。”

⒉ 特称天子。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昔 耿弇 不俟 光武,亟击 张步,言不以贼遗於君父也。”
唐 元稹 《赠田弘正父庭玠等》:“朕以眇身,钦承大寳,为亿兆人之君父,奉十一圣之宗祧。”
宋 苏轼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只为朝廷惜钱,不为君父惜民,类皆如此。”
清 孙枝蔚 《句容遇颜含章请予题二颜公祠》诗:“后来君父屡蒙尘,未闻宵小戒朝端。”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从前的排斥外来学术和思想,大抵专靠皇帝;自 六朝 至 唐 宋,凡攻击佛教的人,往往说他不拜君父,近乎造反。”


国语词典

君父 [jūn fù]

⒈ 君主之子对其父王的称呼。

《左传·僖公五年》:「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⒉ 天子,君主。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


君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过不父释义:《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何信於谗?”杜预 注:“一过,纳 建 妻。”此谓 楚王 纳 太子建 妻,过错已很严重。后因用为典实,以“一过不父”指君父有过,失于父道。宋 杨万里《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按,此指 唐玄宗 纳媳为妃事。
    • 2.
      二位释义:⒈犹言二人。 《左传·襄公十四年》:“鍼 曰:‘此役也,报 櫟 之败也。役又无功,晋 之耻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不耻乎?’”杜预 注:“二位,谓 黶(欒黶)将下军,鍼(黶 弟)为戎右。”⒉乾、坤两卦的方位。《三国志·魏志·管路传》“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輅 不解古之圣人,何以处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地至大,为神明君父,覆载万物,生长无首,何以安处二位与六卦同列?”⒊指天地。《新唐书·孝友传·程俱罗》:“肇有二位,孝道爰兴。”⒋谓立二社设两个神位
    • 3.
      保傅释义:⒈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统称为保傅。《战国策·秦策三》:“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汉 贾谊《治安策》:“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南史·诸炤传》:“炤 少有高节,王俭 尝称才堪保傅。”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⒉教导,辅佐。《新唐书·褚遂良传》:“自古宗姓无良,则倾败相仍,公等为我柬贤者保傅之。”
    • 4.
      偏敬释义:谓尊敬得过分,超越了礼制。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王公 虽贵重,理无偏敬。”胡三省 注:“臣子惟拜君父,施之於 导(王导)则为偏敬。”
    • 5.
      凶渠释义:⒈凶徒的首领;元凶。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严鼓未通,凶渠泥首。”《旧唐书·段秀实传》:“誓碎凶渠之首,以敌君父之讎,视死如归,履虎致咥。”《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凶渠逆党,尽已梟夷。”胡三省 注:“凶渠,谓渠魁也。”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凶渠授首,一蹶而不可復振。”⒉凶徒的首领;元凶。唐 李白《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兇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昨朕风驱鋭旅,电扫兇渠,復已坠之宗祧,纘中兴之历数。”
    • 6.
      刺心释义:⒈以刀等刺进心。汉 冯衍《与田邑书》:“伯玉 闻此至言,必若刺心。”《新唐书·田布传》:“布 度众且乱……哭授其从事 李石 讫,乃入,至几筵,引刀刺心曰:‘上以谢君父,下以示三军。’言讫而絶。”《红楼梦》第二五回:“贾母 闻之,如刀刺心,一发哭着大駡。”⒉谓刺痛内心。形容内心受刺激。明 李贽《寄焦弱侯》:“但恐时迈年过,岁月不肯待人云耳!兴言至此,殊觉刺心。”老舍《生灭》:“小纯 醒了…… 文 抱起他来,一阵刺心的难过。”
    • 7.
      匡捄释义:同“匡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且褒广将顺君父之美,匡捄销灭既往之过,古今通义也。”颜师古 注:“捄,古救字。”清 张惠言《然金先生文》:“笺《礼》九篇,以 郑 正 郑,惟其匡捄,是谓篤信。”
    • 8.
      君母释义:⒈封建宗法制,庶子称父之正妻为君母。《仪礼·丧服》:“﹝小功﹞君母之父母、从母。”郑玄 注:“君母,父之适妻也。”⒉对母为国君夫人者的称呼。《左传·哀公十六年》:“蒯聵 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 晋。”按,此君母指 卫灵公 之夫人 南子。
    • 9.
      君父释义:⒈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左传·僖公五年》:“重耳 曰:‘君父之命不校。’”《国语·晋语一》:“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清 叶廷琯《吹网录·立忠王璵为太子》:“被譖获全,亦恩由君父,何得归功臣下。”⒉特称天子。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昔 耿弇 不俟 光武,亟击 张步,言不以贼遗於君父也。”唐 元稹《赠田弘正父庭玠等》:“朕以眇身,钦承大寳,为亿兆人之君父,奉十一圣之宗祧。”宋 苏轼《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只为朝廷惜钱,不为君父惜民,类皆如此。”清 孙枝蔚《句容遇颜含章请予题二颜公祠》诗:“
    • 10.
      大逆释义: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大逆”。为“十恶”之一。
    • 11.
      守蕃释义:同“守藩”。汉 班固《白虎通·崩薨》:“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慟怛,莫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尽悲哀者也。又为天子守蕃,不可顿空也。”汉 焦赣《易林·暌之萃》:“继体守蕃,纵欲废贤,君臣淫游,夏 氏失身。”
    • 12.
      尊临释义:⒈居尊临下。犹言统治和管辖。⒉敬词。犹光临。多于迎候尊者时用之。⒊旧谓君父来临。
    • 13.
      明扬释义:⒈亦作“明敭”。 公开张扬或宣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问於听事之所,先以疏其过恶,次以明扬君父不杀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谢。”⒉举用;选拔。《梁书·处士传·庾詵》:“明敭振滞,为政所先;旌贤求士,梦佇斯急。”北周 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小人司刺举,明敭实滥吹。”倪璠 注:“敭,举也。”宋 王安石《节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扬,屡更烦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清 何启 胡礼垣《新政论议》:“与其效奔竞于权门,夤缘而窃天家之爵,
    • 14.
      暬御释义:近侍。《诗·小雅·雨无正》:“曾我暬御,憯憯日瘁。”毛 传:“暬御,侍御也。”唐 陆贽《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陛下惠霑暬御,仁洽庶僚。”《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三年》:“今经筵多领以职事臣,不踰数刻已罢,而暬御小臣,恆侍左右,何益於盛德哉!”清 陈康祺《良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若方技小臣,走奔暬御,岂足责哉!”
    • 15.
      极哀释义:极其悲哀;最大的悲哀。晋 潘岳《寡妇赋序》:“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澄 帅官僚赴弔,寳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胡三省 注:“礼,居君父之丧极哀。”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凌廷堪》:“君冷宦无家,白头乏嗣,虽死故乡,实同旅殯,亦生人之极哀也已。”
    • 16.
      枕干释义:⒈《礼记·檀弓上》:“子夏问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干,盾。后因以“枕干”表示复仇志切。⒉指对君父忠心耿耿。
    • 17.
      汤祷桑林释义:谓 汤 逢大旱,自以身为牺牲,祷于 桑山 之林以祈雨。 表示 商汤 仁德爱民。语本《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 克 夏 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 乃以身祷於 桑 林……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説,雨乃大至。”汉 荀悦《申鉴·杂言上》:“汤 祷 桑林,邾 迁于 绎,景 祠于旱,可谓爱民矣。”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汤 祷 桑 林,復为君父耶?”
    • 18.
      烝弑释义:奸淫母辈,残杀君父。
    • 19.
      生禄释义:⒈禄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孔颖达 疏:“人以禄生,故谓之生禄。”⒉指寿数。《红楼梦》第九八回:“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
    • 20.
      破釜沈舟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明 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破釜沉舟”。王逋《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曹禺《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破釜”。明 张煌言《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計左

君父(ju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君父是什么意思 君父读音 怎么读 君父,拼音是jūn fù,君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君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