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用 [dài yòng]
1. 谓接待而拔用。
待用 引证解释
⒈ 谓接待而拔用。
引《汉书·韩延寿传》:“延寿 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
杨树达 窥管:“待用谓接待而拔用之也。”
待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南食花释义:采花后,晒干腌制,用罐储起待用。
- 2.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3.
备品释义:储备着待用的机件和工具等。
- 4.
待贾而沽释义: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 5.
溲勃释义:⒈亦作“溲浡”。亦作“溲渤”。“牛溲马勃”之略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贱之物。⒉指尿,小便。
- 6.
牛溲马勃释义:比喻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子)。马勃:马屁勃,一种菌类。
- 7.
茶料释义:包装完好待用的茶叶。
- 8.
败鼓之皮释义: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比喻虽为微贱之物,却是有用的东西。
- 9.
隽良释义:指优秀杰出的人才。 宋 范仲淹《明堂赋》:“行典礼,扬风雅,访雋良,议穷寡。”宋 苏轼《杜訢卫尉少卿锺离景伯少府少监制》:“朕登进耆老,崇德以靖民;敷求雋良,养材以待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既以悔过责躬,洗心改事,罢黜宰辅,收召雋良,尚虑多方未知朕志。”
- 10.
雪仇释义:亦作“雪讎”。洗除仇怨;报仇。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而五年未闻敢死之士,雪仇之臣,奈何而有功乎?”《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勾践 养胎以待用,昭王 恤病以雪仇。”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故不谓其杀戮忠良,败坏国事,而反谓其能雪讎復土,谬归以中兴之功。”
- 11.
青芝释义:一种贵重的中药材。相传生于 泰山。又名龙芝。《神农本草经》卷一:“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僊。一名龙芝。”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云笈七籤》卷一○五:“乃游行天下,东到 青丘,遇 谷希子、青帝君 授以青精日水,饮食青芝,还到 太山。”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芝》﹝集解﹞引《别录》:“青芝生 泰山,赤芝生 霍山,黄芝生 嵩山,白芝生 华山,黑芝生 常山,紫芝生 高夏山 谷。”
- 12.
韫价释义:《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后因以“韞价”谓韫椟而藏,待价而沽。比喻怀才待用。《晋书·郤詵阮种等传论》:“郤詵 等并韞价州里,褏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唐 骆宾王《对策文三道》:“然则 颜駟 韞价,殆乎白首;和尊 播美,始自齠年。”参见“韞匵”。
- 13.
韫匵而藏释义: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14.
韫匵藏珠释义: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15.
韫椟待价释义: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16.
韫椟未酤释义:韫椟:藏在柜子里;酤:卖。藏在匣子里尚未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17.
韫椟藏珠释义: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18.
韫玉待价释义:韫玉:把玉藏在匣子里。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