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改行 改行的意思
gǎiháng

改行

简体改行
繁体
拼音gǎi háng
注音ㄍㄞˇ ㄏ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ǎi,(1) 变更,更换。【组词】:改变。更(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2) 姓。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改变职业或行业

改行的意思

改行 [gǎi háng]

1. 转行;从原有行业转而从事新行业。

他大学里主修法律但后来改行搞经济工作了。

[take up another calling; change one's profession;]

改行 引证解释

⒈ 改变行为。

《左传·襄公五年》:“楚 人讨贰而立 子囊,必改行,而疾讨 陈。”
杜预 注:“改 子辛 所行。”
杨伯峻 注:“改变 子辛 之行为。”
《后汉书·刘虞传》:“公孙瓚 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新唐书·陆贽传》:“劳於服远,莫若脩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

⒉ 改嫁。行,出嫁。

《晋书·李胤传》:“胤 既幼孤,母又改行,有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

⒊ 放弃原来的行业从事新的行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 又自己説自从开了缺之后,便改行贩书。”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决定改行,去蹬三轮儿!”


国语词典

改行 [gǎi háng]

⒈ 改变原来的职业。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咱们要改行也嫌迟了,这不是活活的要饿死吗?」

转业


改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转业释义:由一种行业转到另一种行业,特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转到地方工作。

改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归队释义:⒈回到原来所在的队伍。⒉比喻回到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他是学冶金的,毕业后做了多年行政工作,现在归队了。

改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途释义:半路:在回家的中途下起了大雨。他原先是学建筑工程的,中途又改行搞起地质来了。
    • 2.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3.
      九品中正制释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制度。自曹魏开始,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废。
    • 4.
      以一警百释义:惩罚一人来警戒众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5.
      倒包释义:⒈冒名顶替。 明 徐渭《答兄子官人》:“老朽向来只做倒包,观‘田水月’三箇字可知已。儻许倒包,幸另定一官人或擅技名氏,如此则不苦辞也。”⒉指受雇假冒身份,代人服役应差。明 沉榜《宛署杂记·宣谕》:“嘉 隆 末,畿民困敝,不及时至,则僱市井无赖充之,名曰倒包。”《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 尤聪 ﹞再要改行,没了资本,往衙门里与人替差使做倒包。”⒊谓使人罄尽囊中钱财。清 昭槤《啸亭杂录·湖北谣》:“毕 性迂缓,不以公事为务;福 天资阴刻,广纳苞苴;陈 则摘人瑕疵,务使下属倾囊解橐以赠,然后得免。时人謡曰‘
    • 6.
      出监释义:犹出狱。清 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五:“閲一年计,诸囚竟有麤通翰墨者。一囚蒙释放,本以靴为业,出监后,竟改行为冬烘学究。”
    • 7.
      刓方爲圆释义:《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 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士大夫危言峻节,迁謫凄凉。晚岁收用,衰落惩创,刓方为圆者多矣。”《明史·陶琰等传赞》:“当 正嘉 之际,士大夫刓方为圆,贬其素履,羔羊素丝之节寖以微矣。”
    • 8.
      半路修行释义: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9.
      半路出家释义:比喻原先并不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后来才改行从事这一工作。
    • 10.
      原本释义:⒈底本;原稿(区别于传抄本)。⒉初刻本(区别于重刻本)。⒊翻译所根据的原书。⒋原来;本来:他原本是学医的,后来改行搞戏剧。
    • 11.
      变业释义:改行。
    • 12.
      命书释义:⒈诏书,诏令。《仪礼·觐礼》:“诸公奉篋服加命书于其上。”《左传·定公四年》:“其子 蔡仲 改行帅德,周公 举之,以为己卿士,见诸王,而命之以 蔡。其命书云:‘王曰:“胡!无若尔考之违王命也。”’”唐 刘禹锡《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猥蒙朝奬,特降命书。”宋 曾巩《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母陈氏追封颍川郡太夫人》:“陪京望郡,俾定新封,服我命书。尚其不泯!”⒉算命的书。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三:“论者今取世俗所谓命书观之,往往皆近时语,推尊 珞琭子,尤非古文。”
    • 13.
      四分释义:⒈分为四份。《左传·昭公五年》:“四分公室,季 氏择二。”⒉向四方散开。汉 焦赣《易林·豫之观》:“十里望烟,散涣四分;形容灭亡,终不见君。”⒊指四分历。《后汉书·律历志中》:“今改行《四分》,以遵於 尧,以顺 孔圣 奉天之文。”《清史稿·时宪志一》:“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⒋指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的“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清 龚自珍《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
    • 14.
      回跸释义:指帝王返驾回宫。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英 法 兵退至 天津,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 15.
      寄禄官释义:官阶名。宋 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元丰 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为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以禄令为准。如 苏轼 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 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 惠州,知 湖州、惠州 为职事,而员外郎、朝奉郎为其寄禄。宋 陆游《尚书王公墓志铭》:“寄禄官,自承事郎积迁至正奉大夫。”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
    • 16.
      幸窦释义:犹倖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臺省·言官回避父兄》:“先朝大臣子弟为臺諫者,改行人。其躐冒词林,乃近年倖竇。”《明史·华允诚传》:“皇上以近臣可倚,而不知倖竇已开。”
    • 17.
      归流释义:⒈流入海的河流。⒉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 18.
      抵禁释义:触犯禁令。《汉书·匡衡传》:“开太平之路,閔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郭尚父 在 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 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之。”章炳麟《秦献记》:“秦 虽钳语,烧《诗》《书》,然自内外荐绅之士,与褐衣游公卿者,皆抵禁无所惧。”
    • 19.
      支运释义:明 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 永乐 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 淮安、徐州、临清 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 淮安 到 徐州、徐州 到 德州、德州 到 通州(今 北京市 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 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 成祖 迁 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
    • 20.
      改行从善释义: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改行(ga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改行是什么意思 改行读音 怎么读 改行,拼音是gǎi háng,改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改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