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贡 [jìn gòng]
1. 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奉献礼品。
英[pay tribute;]
进贡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谓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引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罗浮 甘子, 开元 中方有,山僧种于 南楼寺,其后常资进贡。”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元来 波斯舘,都是四夷进贡的人,在此贩卖宝货。”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内地土司要定期进贡,酋长的继承要得到朝廷许可。”
⒉ 犹送礼。
引贾植芳 《在亚尔培路二号·集体生活》:“我们抱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见解,不得不凑钱进贡。”
《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和 王守信 的燃料公司一样,电业部门也要不断给‘上头’进贡。”
⒊ 犹供给。
引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他不愿意眼看这副熏得黑黄的腰舌落在继母女儿的手里,但也不想进贡自己的肚子,他认为那是糟蹋了,作惜了。”
国语词典
进贡 [jìn gòng]
⒈ 呈献贡品。
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凡四方贡献珍美食物,诏不须进贡。」
《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
进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天贡胶释义:“九天贡胶”又名“九朝贡胶”。“人中有龙凤,胶中有极品”!阿胶中的极品就是“九天贡胶”!九天贡胶”,顾名思义“九天”就是这种阿胶的炼制工艺或某项炼制工艺需要九天九夜方能炼就(正常阿胶的需要3天3夜的炼制,49天的晾晒),“贡胶”说的无外乎是这种胶是专门用来进贡朝廷的。“九天贡胶”为什么又叫“九朝贡胶”呢?很多人都以为“九朝贡胶”这个“九朝”和“九朝古都”的概念一样,是九个朝代都进过“贡”的“贡胶”,说明这个“贡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其实不然,此处的“朝”乃“天”、“日”的意思。
- 2.
九贡释义:周 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
- 3.
例贡释义:⒈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⒉按规定旧例进贡。
- 4.
内金释义:指进贡金、银、铜等物。
- 5.
刊成板释义:喻老规矩。《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这几年里,吃是俺的米;穿是俺的棉花;做酒是俺的黄米;年下蒸饝饝包扁食是俺的麦子;插补房子是俺的稻草:这是刊成板,年年进贡不絶的。”
- 6.
包贡释义:⒈《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谓包裹橘柚而进贡天子。后以“包贡”指进贡。⒉泛指贡品。
- 7.
呈贡释义:进贡,上贡;恭敬地把东西献给上级。
- 8.
器贡释义:谓贡献天子或诸侯的宗庙用器。 一说为进贡供制礼器的材料。
- 9.
奉币释义:犹进贡。
- 10.
导行费释义:汉 代,地方进贡朝廷,须先另送物品给中署,谓之导行费,与后来的“门包”略同。
- 11.
币帛释义:⒈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墨子·尚同中》:“其祀鬼神也……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寳钱货,遂以钱送死。”宋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记赵梦得事》:“币帛不为服章,而以书字,上帝所禁。”⒉泛指财物。《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晋 葛洪《抱朴子·弭讼》:“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絶,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执羔雁邀媒,献币帛问肯。”
- 12.
底贡释义:进贡。
- 13.
旅币释义:谓四方进贡的物品。
- 14.
时贡释义:四时的进贡。
- 15.
服享释义:服从和进贡。《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诸侯服享,二世共职。”孔颖达 疏:“服享,言诸侯服从,献国之所有。”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苏子瞻 论 周 之失计,莫甚东迁,而以 灵王 神圣,诸侯服享为証。”
- 16.
服贡释义:周 代九贡之一。进贡丝麻织品。
- 17.
木樨清露释义:木樨即通称的桂花,木樨清露也就是桂花香露,为桂花蒸馏所得香液,是古代进贡的御用品。
- 18.
款贡释义:归附进贡。
- 19.
止遏释义:阻止;抑制。《晋书·华谭传》:“后为 纪瞻 所荐,而为 顾荣 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唐 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竞渡相传为 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宋 范仲淹《奏为契丹请绝元昊进贡利害》:“臣窃见 契丹 来书,称朝廷曾请 契丹 止遏 元昊。”《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王宰 止遏不住,惹恼性子,夺过一根棒来,打得众人四分五落,不敢近前。”
- 20.
江心镜释义:唐 代 扬州 进贡的铜镜。 因每年五月五日铸于 江 心,故名。宋 代翰苑进撰端午帖子,多用江心镜典故。参阅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