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卖国 卖国的意思
màiguó

卖国

简体卖国
繁体賣國
拼音mài guó
注音ㄇㄞˋ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ài,(1)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组词】:卖菜。卖身。买卖。卖方。卖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2)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例句】:卖友,卖国求荣。卖身投靠。(3) 尽量使出力气。【组词】:卖力。卖命。卖劲儿。(4)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组词】:卖弄。卖乖。倚老卖老。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出卖国家利益或背叛国家的行为。

卖国的意思

卖国 [mài guó]

1. 投靠敌人,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卖国求荣。

[turn traitor to one's mother land; betray one's country;]

卖国 引证解释

⒈ 谓投靠敌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史记·苏秦列传》:“人有毁 苏秦 者曰:‘左右卖国反覆之臣也,将作乱。’”
宋 陆游 《南唐书·锺谟传》:“陈觉 言 德明 卖国以悦敌,不可赦。”
徐特立 《论国民公德》:“不爱国甚至卖国是犯法的,是要受到人民监督和政府惩罚的。”


国语词典

卖国 [mài guó]

⒈ 为私利而通敌,以致危害国家。

《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人有毁苏秦者曰:『左右卖国,反复之臣也,将作乱。』」

爱国


卖国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叛国释义:背叛祖国:叛国罪。叛国分子。叛国出逃。
    • 2.
      投敌释义:投靠敌人:叛变投敌。

卖国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爱国释义: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心。 爱国人士。

卖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赋释义:周 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餘之赋。”郑玄 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餘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商旅税;山泽之税征矿、渔、林业税;币馀之赋指不属以上各类的其他赋税。后以“九赋”泛指各类赋税。南朝 宋 鲍照《
    • 2.
      二鬼子释义:抗战中蔑称汉奸卖国贼。
    • 3.
      以华治华释义: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一惯利用中国的投降派、卖国贼政府来间接控制中国的政策。
    • 4.
      儿皇帝释义:五代时,石敬瑭 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受封为帝,自称儿皇帝。 后来泛指依靠外力取得并维持统治地位的投降卖国分子。
    • 5.
      公电释义:以群众团体的名义发给政府当局、表明某种政治要求的电报。《“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商界罢市之经过》:“惩办卖国贼非一日可了,拍无数公电,政府不置或理。”
    • 6.
      十八子释义:指李姓。李字拆开则为十、八、子三字,故称。《魏书·賨李势传》:“建国 十年,司马聃 将 桓温 伐之,势 降於 温。先是频有怪异……童謡曰:‘江 桥头,闕下市,成都 北门十八子。’”此指 李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慧化 尼歌词曰:‘东海 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此指 李渊。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衍(王衍)在 蜀 时,童謡曰:‘我有一帖药,其名为阿魏,卖与十八子。’其后 衍 兄 宗弼 果卖国归 唐。”此指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 7.
      卖国释义:为了私利投靠敌人,出卖祖国和人民利益:卖国贼。卖国求荣。
    • 8.
      卖国求利释义: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 9.
      卖国求荣释义:出卖国家利益,谋求个人荣华富贵。 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贾似道卖国求荣,请速正法。”
    • 10.
      卖权释义:谓出卖国君的权利。
    • 11.
      国贼释义:危害国家或出卖国家主权的败类。
    • 12.
      奸贼释义:奸险的人:卖国奸贼。
    • 13.
      巨魁释义:⒈指物体中的巨大者或占首位者。《齐民要术·藷》引《异物志》:“甘藷,似芋,亦有巨魁。”陈毅《赞金字塔》诗:“金字塔,何巍巍!人民劳动此巨魁。”⒉首领,大头头。清 姚鼐《张逸园家传》:“君多布耳目,得其巨魁,或亲捕之,凡半年,获盗百餘。”《“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虽然,章氏(章宗祥)死而卖国贼之巨魁未死也。”
    • 14.
      扶颠释义: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倒。”《后汉书·祭祀志下》“语在《章纪》”刘昭 注引《东观书》:“章帝 初即位,赐 东平王 苍 书曰:‘……公卿议驳,今皆并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唐 杜甫《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宋 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 孔 孟,扶颠未可责 由 求。”明 李东阳《吊颜鲁公词》:“争射利以卖国,孰扶颠而救伤?”
    • 15.
      无餍释义:同“无厌”。 不能满足。《左传·哀公十六年》:“吾闻之,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饜,偏重必离。”《汉书·贾山传》:“学问至於芻蕘者,求善无饜也。”《晋书·谢石传》:“﹝ 石 ﹞聚敛无饜,取讥当世。”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方面痛恨 日本 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 曹 章 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
    • 16.
      日非释义:犹言一天天败坏。 《孔丛子·抗志》:“子思 谓 卫君 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新华文摘》1983年第8期:“那个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一天加重一天,清 朝政府腐朽卖国的本质也越来越明显,国事日非,外侮日亟。”
    • 17.
      求荣卖国释义: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18.
      汉奸释义: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
    • 19.
      沈崇事件释义:1946年12月24日晚,北平(今北京)发生女学生沈崇被美国士兵奸污的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掀起了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各大中城市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达几十万人,各民主党派也相继发表声明,要求美军立即撤出中国。从而形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独裁政策的新高潮。
    • 20.
      贩国释义:卖国。

卖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赋释义:周 代的九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餘之赋。”郑玄 注:“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国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此平民也。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餘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未作当增赋者。”按,前六种赋税皆以地区远近为区别,征土地产物;关市之赋征商旅税;山泽之税征矿、渔、林业税;币馀之赋指不属以上各类的其他赋税。后以“九赋”泛指各类赋税。南朝 宋 鲍照《
    • 2.
      二鬼子释义:抗战中蔑称汉奸卖国贼。
    • 3.
      以华治华释义: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一惯利用中国的投降派、卖国贼政府来间接控制中国的政策。
    • 4.
      儿皇帝释义:五代时,石敬瑭 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受封为帝,自称儿皇帝。 后来泛指依靠外力取得并维持统治地位的投降卖国分子。
    • 5.
      公电释义:以群众团体的名义发给政府当局、表明某种政治要求的电报。《“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商界罢市之经过》:“惩办卖国贼非一日可了,拍无数公电,政府不置或理。”
    • 6.
      十八子释义:指李姓。李字拆开则为十、八、子三字,故称。《魏书·賨李势传》:“建国 十年,司马聃 将 桓温 伐之,势 降於 温。先是频有怪异……童謡曰:‘江 桥头,闕下市,成都 北门十八子。’”此指 李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慧化 尼歌词曰:‘东海 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此指 李渊。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衍(王衍)在 蜀 时,童謡曰:‘我有一帖药,其名为阿魏,卖与十八子。’其后 衍 兄 宗弼 果卖国归 唐。”此指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 7.
      卖国释义:为了私利投靠敌人,出卖祖国和人民利益:卖国贼。卖国求荣。
    • 8.
      卖国求利释义: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 9.
      卖国求荣释义:出卖国家利益,谋求个人荣华富贵。 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贾似道卖国求荣,请速正法。”
    • 10.
      卖权释义:谓出卖国君的权利。
    • 11.
      国贼释义:危害国家或出卖国家主权的败类。
    • 12.
      奸贼释义:奸险的人:卖国奸贼。
    • 13.
      巨魁释义:⒈指物体中的巨大者或占首位者。《齐民要术·藷》引《异物志》:“甘藷,似芋,亦有巨魁。”陈毅《赞金字塔》诗:“金字塔,何巍巍!人民劳动此巨魁。”⒉首领,大头头。清 姚鼐《张逸园家传》:“君多布耳目,得其巨魁,或亲捕之,凡半年,获盗百餘。”《“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虽然,章氏(章宗祥)死而卖国贼之巨魁未死也。”
    • 14.
      扶颠释义: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倒。”《后汉书·祭祀志下》“语在《章纪》”刘昭 注引《东观书》:“章帝 初即位,赐 东平王 苍 书曰:‘……公卿议驳,今皆并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唐 杜甫《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宋 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 孔 孟,扶颠未可责 由 求。”明 李东阳《吊颜鲁公词》:“争射利以卖国,孰扶颠而救伤?”
    • 15.
      无餍释义:同“无厌”。 不能满足。《左传·哀公十六年》:“吾闻之,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饜,偏重必离。”《汉书·贾山传》:“学问至於芻蕘者,求善无饜也。”《晋书·谢石传》:“﹝ 石 ﹞聚敛无饜,取讥当世。”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方面痛恨 日本 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 曹 章 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
    • 16.
      日非释义:犹言一天天败坏。 《孔丛子·抗志》:“子思 谓 卫君 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新华文摘》1983年第8期:“那个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一天加重一天,清 朝政府腐朽卖国的本质也越来越明显,国事日非,外侮日亟。”
    • 17.
      求荣卖国释义: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18.
      汉奸释义: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
    • 19.
      沈崇事件释义:1946年12月24日晚,北平(今北京)发生女学生沈崇被美国士兵奸污的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掀起了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各大中城市参加抗议活动的学生达几十万人,各民主党派也相继发表声明,要求美军立即撤出中国。从而形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独裁政策的新高潮。
    • 20.
      贩国释义:卖国。

卖国造句

1.秦桧臭名昭着,为了惩罚这个卖国求荣的奸贼,世人让他永远“跪”在岳王坟前。

2.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念兹在兹。

3.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4.汪精卫卖国求荣甘当儿皇帝,是个卑鄙无耻的大汉奸。

5.这个卖国求荣的无耻汉奸终将成为千古罪人,遗臭万年。

6.卖国贼罪不容赦,千刀万剐,也不能解百姓心头之恨。

7.这个卖国贼即使千刀万剐,也不能解百姓心头之恨。

8.大汉奸汪精卫卖国求荣真是卑鄙无耻。

9.我们必须除掉这些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的汉奸。

10.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竟然认贼作父。

11.卖国贼对侵略者奴颜婢膝,干着卖国求荣的勾当。

12.他甘当特务,为帝国主义效劳,是一个卖国求荣的走狗。

13.他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汗奸。

14.卖国求荣的人不会有好结果。

15.曹汝霖、章宗祥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

16.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17.有些不法商人,利用我国制度法规有机可乘。大肆倒卖国家文物,结果落入法网。

18.我国历史上的卖国贼秦桧,遗臭万年;爱国英雄岳飞,流芳百世。

19.卖国政府焚书坑儒,大肆杀害爱国学子。

20.大量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个罪不容诛的卖国贼。

卖国(mai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卖国是什么意思 卖国读音 怎么读 卖国,拼音是mài guó,卖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卖国造句子